Ⅰ.考试范围
考试包括公共基础及专业知识两部分。公共基础部分由内科学构成,比例占 40%。公共基础部分参考本书内科学考试大纲。专业知识由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构成,比例占 60%,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和基本康复学。
Ⅱ.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康复医学中最主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要求】 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对康复医学领域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综合判断和评价的正确程度
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康复医学新进展的能力
Ⅲ .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 A1 型选择题 85 题 约 42.5%
A2 型选择题 40 题 约 20%
B 型选择题 50 题 约 25%
X 型选择题 25 题 约 12.5%
Ⅳ . 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本学科
第一章 康复医学概述
一、康复医学发展史
(一)康复医学雏形阶段
(二)现代康复医学阶段
(三)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二、康复医学的内涵
(一)康复的定义
(二)康复医学的定义
(三)医疗康复的定义
(四)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
(五)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的关系
1.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
2.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
3.康复医学与保健医学
4.康复医学的独特性与特点
5.康复医学内涵建设的基础:与相关学科相辅相成、紧密合作
(六)康复团队及其工作职能
1.团队组成
2.康复医师的要求(住院、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
(七)康复医学价值观
1.功能 - 医学的永恒目标
2.康复医学的社会价值
3.康复医学的经济价值
(八)康复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九)康复医学未来发展趋势
1.康复医学运作模式的转变
2.大康复概念
3.三级康复程序的建立
三、康复医学对象
(一)残疾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
2.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3.ICF 定义及分类
4.分类意义
(二)残疾人
1.定义
2.永久残疾与暂时性残疾
3.原发性残疾与继发性残疾
(三)老年人
1.老年人的范畴
2.老年人的残疾原因
(四)慢性病患者
1.范畴
2.残疾原因
(五)伤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患者
四、康复医学内容
(一)康复医学基础学
1.运动学
2.神经生理学
3.环境改造学
(二)康复功能评定
1.运动学评定(肌力、耐力、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平衡与协调功能、步行功能评定)
2.电生理学评定
3.心肺功能评定
4.有氧活动能力评定
5.三维步态分析
6.医学心理、认知评定
7.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8.日常生活能力和就业能力检查及鉴定
(三)康复治疗学
1.物理治疗
2.作业治疗
3.言语训练
4.心理治疗
5.康复生物工程
6.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7.康复医学基本原则
8.康复治疗基本途径
(四)康复临床学
1.范畴
2.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不同
(五)社区康复
1.定义
2.作用
3.内容
第二章 康复治疗的运动学基础
一、运动学基础
(一)人体生物力学的概念
1.人体力的分类:内力和外力
2.3 大人体杠杆:第 1 类杠杆(平衡杠杆)、第 2 类杠杆(省力杠杆)、第 3 类杠杆(速度杠杆)
(二)运动平面和运动轴
1.基本姿势位:基本姿势位、解剖学体位
2.基本运动平面: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
3.基本运动轴: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三)骨骼的生物力学特性
1.应力
2.载荷速度
3.骨的大小、形状和特性
(四)关节的力学特性
1.关节的分型: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2.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五)肌肉的力学特性
1.肌肉的理化特性:兴奋性和收缩性、伸展性和弹性
2.肌肉的影响因素: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运动单位募集、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杠杆效率
(六)纤维的力学特性
1.韧带的力学特性:韧带的黏弹性、塑性延长
2.肌腱的力学特性
二、运动生理学基础
(一)运动与骨骼肌
1.运动单元的定义及其意义
2.骨骼肌的分型及其机制
3.肌肉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4.肌肉的协同作用: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及中和肌的相关作用
5.不同运动形式对骨骼肌的影响
(二)运动时的身体调节
1.肌肉血流的自动调节
2.神经性调节
3.局部因素的调节
4.运动中的循环调节
(三)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运动中摄氧量的变化
2.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四)运动对代谢的影响
1.运动中的能量代谢
2.运动中的乳酸代谢
3.运动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第三章 康复治疗的神经学基础
一、神经传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突触的传导
1.突触的传导作用
2.运动终板的传递作用
(二)兴奋在中枢传导的特征
(三)抑制在中枢传导的表现
二、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外周感觉
(二)躯体感觉中枢传导通路
(三)丘脑投射系统
(四)大脑皮质的感觉分布区
三、反射中枢与反射活动的协调
(一)反射中枢的定义
(二)反射活动协调生理学基础
1.交互抑制的原理
2.扩散的作用机制
3.优势现象
4.反馈的定义及其机制
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运动单元及作用
2.γ 环路的反射调节:肌梭及其神经支配、γ 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3.腱器官在反射中的作用
4.脊髓反射
(1)牵张反射的定义及其反射径路
(2)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的途径
(二)脑干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1.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2.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
(三)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小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2.基底神经节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四)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皮质运动区的功能特征
2.锥体束的功能
3.锥体外系的定义及特征
4.大脑皮质的整体性活动
5.大脑对低位中枢的调节
(五)感觉传入信息在运动活动中的作用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一)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主要类型及机制
1.神经再生和发芽
2.神经细胞再生和移植
3.脑功能的代偿
4.突触的可塑性
5.神经元的代偿性修复
(二)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第四章 康复治疗的发育学基础
一、正常发育
(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不平衡性
2.渐进性
3.个体性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1.脑发育
2.脊髓发育
3.感知发育
(1)定义
(2)视感知发育
(3)听感知发育
(4)味觉和嗅觉发育
(5)皮肤感觉发育
(三)心理社会发育
1.定义
2.认知发育
3.情绪和情感发育
4.个性的发育
5.心理发育特征
(四)运动发育
1.发育规律
2.发育顺序
(五)反射发育
1.反射分类
2.反射的发育
(六)姿势发育
1.一般规律
2.主要特点
(七)肌张力发育
1.肌张力分类
2.常用检查法
3.肌张力异常时的表现
(八)语言发育
1.语言发育顺序
2.言语理解能力发育
3.言语表达能力发育
二、异常发育
(一)行为及运动功能
1.行为分类
2.运动功能障碍分类
(二)运动功能障碍的进程
1.暂时性障碍
2.稳定性障碍
3.进展性障碍
(三)影响儿童运动功能康复的生理病理因素
1.身高、体重和体型
2.生理功能的发育
3.反射模式的作用
4.身心的全面发育
第五章 康复评定学
一、残疾学及残疾分类
(一)残疾概述
1.残疾相关定义:残疾、暂时性残疾、永久性残疾、残疾人及残疾学的相关概念
2.残疾的原因:原发性残疾和继发性残疾
3.残疾与疾病的关系
(二)残疾分类
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残损、残疾和残障的国际分类法(残损、失能、残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残损的定义,器官、系统功能的评估,通过改善达到治疗目的
(2)失能的定义,个体水平的评估,通过代偿达到目的
(3)残障的定义,社会水平的评估,通过替代达到目的
2.国际新残疾分类标准(身体的功能和结构病损或残损、活动或活动受限、参与或参与
限、情景性因素、健康与残疾的关系)
(三)中国残疾分类标准
1.视觉残疾
2.听力言语残疾
3.智力残疾
4.肢体残疾
5.精神残疾
(四)残疾学的基本内容
1.残疾学与临床症状学的异同点
2.残疾学中的残损问题
3.残疾学中的失能问题
4.残疾学中的残障问题
5.残疾学评定
二、肢体活动能力评估
(一)肌力评定
1.肌力评定的相关概念及肌力评定的目的、应用范围、原则
2.徒手肌力检查(MMT)的特点、评定标准、注意事项
3.等长肌力测试的适应证及测试标准
4.等张肌力测试
5.等速肌力测试
(二)肌张力评定
1.肌张力相关定义
2.肌张力异常的特征
3.肌张力评估:手法检查(改良 Ashworth 法)、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技术
(三)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1.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及关节活动范围的分类(AROM、PROM)
2.关节活动度检查的应用范围
3.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原则
4.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方法
(四)平衡功能测定
1.平衡的定义及其机制
2.平衡功能检查的应用范围
3.平衡功能检查的分类(眼平衡功能检查、体平衡检查)
4.重心摆动平衡检查的原理、检查方法、检测项目及分析
三、心肺功能评估
(一)心肺功能的相关定义
(二)心电运动试验
1.心电运动试验的应用范畴
2.心电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心电运动试验的检查方法:运动方式、试验分类、常用的试验方案、检查程序、操作注意事项、主观劳累分级以及终止试验的指标
4.心电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三)呼吸和气体代谢测定
1.呼吸和气体代谢测定的应用范畴
2.呼吸和气体代谢测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呼吸和气体代谢的检查方法
四、临床步态分析
(一)步态的基本理论
1.自然步态的要点及生物力学因素
2.步行周期
(1)支撑相占步行周期的 60%:早期占 10% ~ 12%,中期占 38% ~ 40%,末期占10% ~ 12%
(2)摆动相占步行周期 40%:早期占 13% ~ 15%,中期占 10%,末期占 15%
3.步行的运动学(人体重心和廓清机制)和动力学(垂直重力、剪力和力矩)特征
(二)步态分析方法
1.步态评估的临床分析:步态临床观察要点、步态障碍的病因和病理基础、临床观察的局限性
2.步态的运动学分析:运动学定义、时间 / 空间参数测定、节段性运动测定
3.步态的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定义、测定方法
4.动态肌电图的定义、生理基础及检测方法
(三)病理性步态
1.病理性步态的分类:支撑相障碍和摆动相障碍
2.常见异常步态,如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膝过伸等
五、神经生理功能电诊断
1.概述
2.电诊断学诊断仪器
3.周围神经传导检查
(1)运动神经传导检查
(2)感觉神经传导检查
(3)迟发反应:H 反射、F 波
(4)瞬目反射
(5)重复神经刺激
(6)神经传导检查中应予考虑的事项
(7)神经传导检查的临床应用
4.肌电图检查
(1)肌电图检查的程序
(2)异常的肌电活动
(3)神经损伤后肌电图异常的变化顺序
(4)肌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5)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5.诱发电位检查
(1)体感诱发电位
(2)运动诱发电位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六、临床影像学应用
1.功能核磁共振的应用
2.超声功能诊断
七、脑高级功能和心理评估
(一)脑高级功能障碍的基本概念
(二)感知功能评定
1.失认症的评估
2.失用症的评估
(三)认知功能评定
1.记忆功能评定
2.注意评定
3.言语功能评定
4.思维评定
(四)心理功能评定
1.智力评定
2.人格测试
3.精神症状评定
4.神经心理学成套测试
八、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一)失语症的评定
1.失语症的定义
2.失语症的常见症状及临床特征
3.失语症评定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
1.构音障碍的定义
2.构音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3.构音障碍的评定意义及评定方法
(三)吞咽障碍的评定
1.吞咽功能障碍的定义
2.吞咽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分型
3.吞咽功能障碍的评定意义及评定方法
九、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理论基础
1.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定义
2.ADL 评估基础:身体条件、环境条件及补偿和替代装置
3.ADL 的内容
4.ADL 分类:BADL、PADL 以及 IADL
(二)ADL 评定的影响因素及评定方法
1.影响评定的因素
2.ADL 的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国际常用评价方法1.功能独立性评定(FIM)2.功能独立性评价(ICF)
十、社会参与能力评定1.社会生活能力评定(1)社会生活能力的概念(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2.就业能力评定(1)就业能力评定的方法(2)Micro-Tower法的应用3.生活质量评定(1)生活质量的概念(2)生活质量评定的方法(3)生活质量评定常用的量表第六章康复治疗学一、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一)运动疗法的理论基础1.运动疗法的定义及其目的2.运动疗法的五大基本原则(1)因人而异(2)循序渐进(3)持之以恒(4)主动参与(5)全面锻炼3.运动疗法的基本分型4.运动疗法的基本体位(功能位和抗痉挛位)5.运动疗法的常用设备6.运动处方的定义及基本内容(二)力学原理的运动训练1.力量训练的分型及训练注意事项2.耐力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抗阻训练的分型及注意事项4.等速运动训练原则5.放松训练常用的方法6.牵张训练的分类7.呼吸训练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8.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分类及注意事项9.协调训练的适应证及训练要点10.水中运动疗法
11.牵引治疗的分类及注意事项
12.关节活动训练:各型关节活动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3.步行训练的原则及方法
14.转移训练,如床上转移、坐 - 站转移、床 - 轮椅转移等
(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训练方法
1.Brunnstrom 技术
2.Bobath 技术
3.PNF 技术
4.Rood 技术
5.运动再学习
(四)补偿和替代技术
1.能量节约技术的定义及基本方法
2.辅助具应用
二、物理治疗——理疗
(一)理疗
1.分类
2.作用机制
3.治疗作用
(二)电疗法
1.不同频率的电疗的机制
2.不同频率的电疗的作用
3.临床应用
(三)光疗法
1.不同类型光疗的概念
2.不同类型光疗的作用
3.临床应用
(四)超声波疗法
1.概念
2.作用
3.临床应用
(五)磁疗法
1.概念
2.作用
3.临床应用
(六)石蜡疗法
1.概念
2.作用
3.临床应用
(七)冷疗法
1.概念
2.作用3.临床应用(八)水疗法1.概念2.作用3.临床应用(九)生物反馈疗法1.概念2.作用3.临床应用三、作业疗法(一)作业疗法1.定义2.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的区别3.作业疗法的适应证4.作业治疗的处方的制订5.作业治疗的常用设备(二)作业活动分析1.作业疗法的基本分类2.作业疗法的技能成分3.作业活动分析的步骤和内容4.治疗性作业活动的特点四、言语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一)失语症的治疗1.失语症刺激治疗的主要原则2.不同语言障碍模式及程度的训练重点3.失语症治疗的注意事项(二)构音障碍的治疗1.主要原则2.训练重点3.治疗的注意事项(三)吞咽障碍的治疗1.基础训练2.摄食训练五、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一)中国传统康复的基本特点及原则(二)常用中医康复治疗技术1.针灸疗法2.推拿疗法3.气功疗法
4.体育康复
5.中药内治
6.中药外治
六、康复生物工程
(一)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
(二)假肢
1.假肢的条件
2.假肢处方的制订
3.假肢种类和适应证
(三)矫形器
1.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2.下肢矫形器的种类与适应证: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坐骨承重膝踝足矫形器、膝矫形器、下肢扭转矫形器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3.上肢矫形器:腕手保护性矫形器、腕手功能代偿性矫形器、肘矫形器、肩关节外展矫形器、肩吊带以及平衡式前臂矫形器的原理及治疗作用
4.脊柱矫形器:颈部矫形器、围腰、硬性脊柱矫形器、脊柱侧弯矫形器的适应证
(四)治疗和训练辅助器
(五)个人转移辅助器具
1.拐杖的种类、调整及拐杖使用训练
2.助行器种类及注意事项
3.轮椅
第七章 临床康复学
一、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一)脑血管意外的概念、分类及相关机制
1.脑血管意外的基本概念
2.脑血管意外的临床分类: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3.脑血管意外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脑血管意外的康复问题
1.脑血管意外后的粗大异常的运动模式: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的特点
2.反射调节异常的表现
3.肌张力异常的四种表现
4.平衡功能异常的表现
(三)脑血管意外的康复分期和适应证等
1.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期: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2.脑血管意外康复干预的时机、康复治疗手段、适应证
3.脑血管意外的禁忌证
(四)脑血管康复的治疗基础
1.脑血管意外康复功能评定标准
2.脑血管意外患者功能恢复预后判断
(1)运动、感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对手功能、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
(2)颅内和颅外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3)神经电生理检查(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功能预后的影响
(4)脑血管意外影像学检查与预后的关系
(五)脑血管康复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的原则
2.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
(1)不同时期物理治疗的选择
(2)作业治疗的使用
(3)理疗的应用时期及治疗作用
(4)药物、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
3.脑血管意外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
(1)软瘫期的治疗目标、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2)痉挛期的治疗目标及注意事项
(3)恢复期的康复目标及注意事项
(4)后遗症期的康复目标及注意事项
二、颅脑损伤的康复
(一)颅脑损伤概述
1.颅脑损伤的定义
2.颅脑损伤的分类:按损伤方式、损伤部位、损伤性质、病情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3.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颅脑损伤后的康复问题
1.认知功能障碍
2.行为功能障碍
3.言语功能障碍
4.运动能力障碍
5.迟发型癫痫
6.日常功能障碍
7.就业能力障碍
(三)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
(1)脑震荡患者
(2)脑挫裂伤及颅内小血肿,病情稳定无剧烈恶化进展趋势者
(3)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减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4)持久性植物状态经处理后生命体征稳定者
(5)颅脑损伤后期伴有精神障碍者
2.禁忌证
(1)病情危重、不稳定、全身处于衰竭状态者
(2)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患者
(3)伴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有呼吸障碍的患者
(4)并发感染、高热患者
(5)颅底骨折伴脑积液外漏者
(6)伴有严重心血管病无法控制者
3.临床分期:早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四)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基础
1.治疗原理
2.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行为障碍、肢体运动功能、言语障碍、ADL 评定,颅脑损伤结局及预后判断等
(五)颅脑损伤康复治疗方法
1.早期康复
(1)康复目标:稳定病情,保留身体整体功能,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的恢复
(2)康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促醒治疗、维持合理体位、运动疗法、理疗、高压氧治
疗、支具治疗
(3)注意事项
2.恢复期康复
(1)康复目标
(2)康复治疗方法:认知障碍的训练、行为障碍的治疗、言语障碍的治疗、运动障碍的治疗、迟发型癫痫的治疗、日常功能受限的治疗
(3)注意事项
3.后遗症期的康复
(1)康复目标
(2)康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职业训练、心理治疗
(3)注意事项
三、脑性瘫痪的康复
(一)脑性瘫痪的相关概念
1.小儿脑性瘫痪(CP)的定义
2.病因
3.临床特点、诊断要点
4.病理生理变化
(二)脑瘫的康复问题
1.主动运动受限
2.肌张力异常的 3 种表现
3.反射异常
4.脑瘫患儿的作业问题
5.日常生活问题
6.继发损害
7.知觉、智力等障碍
(三)分型及适应证
1.临床分型
(1)按运动障碍特点分型:痉挛型、迟缓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
(2)按瘫痪部位分类:偏瘫、单肢瘫、双侧瘫、四肢瘫、截瘫
2.适应证:以上各种类型脑瘫患儿均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四)康复治疗基础
1.脑瘫的评定
(1)CP 严重程度分级
(2)不同年龄阶段综合发育能力评定
(3)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定
(4)康复结果预测:步行能力和上肢功能的预后评定
2.脑瘫治疗原理
(1)神经发育理论
(2)运动再学习理论
(3)脑功能重塑理论
(五)康复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的 5 大治疗原则
2.脑瘫康复治疗总目标和常见瘫痪类型的治疗目标
3.康复治疗基本技术
(1)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理疗
(2)作业治疗
(3)引导式教育
(4)支具和辅助具治疗、中西医临床治疗、环境和用具改造、教育和职业训练
四、脊髓损伤的康复
(一)脊髓损伤的基本概念
1.脊髓损伤的原因
2.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3.脊髓损伤的分类:创伤性和非创伤性损伤
4.临床综合征:中央束综合征、半切综合征、前束综合征、后束综合征、脊髓圆锥综合
征、马尾综合征、脊髓震荡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二)脊髓损伤的康复问题
1.肌肉瘫痪
2.关节挛缩畸形
3.肌肉痉挛
4.压疮:最常见的并发症
5.膀胱和直肠障碍
6.疼痛
7.自主神经调节障碍
8.性生活 / 生育
(三)康复治疗机制和评估
1.康复治疗机制
(1)代偿和替代
(2)改善与训练
(3)训练与学习
2.脊髓功能损害分级(AISA 分级):不完全损伤、完全性损伤、脊髓休克、四肢瘫、截神经根逃逸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3.脊髓损伤主要检查指标
(1)球(海绵体)- 肛门反射和肛门反射
(2)肛门指检
(3)部分保留区域
4.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
5.神经损伤平面评定标准: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四)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介入
(1)康复护理干预:床和床垫的选择、床上定时翻身、体位转换、个人卫生活动护理
(2)保证呼吸:胸部轻叩击和体位引流促排痰、腹式呼吸
(3)康复训练:关节保护和训练、直立适应性训练、膀胱和直肠训练、压疮处理、理疗、
心理治疗等
2.恢复期康复介入
(1)运动功能康复:肌力训练、肌肉与关节牵张、坐位训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轮椅训练
(2)并发症处理:疼痛处理、肌肉痉挛的处理、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处理、性功能障碍及康复、心血管问题及康复、体温调节障碍及康复、异位骨化症的康复、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的防治方法
五、外周神经损伤的康复
(一)周围神经损伤概述
1.周围神经损伤(PNI)的定义
2.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
3.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神经失用、轴突断裂、神经断裂
4.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原发性变化和继发性变化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问题
1.周围神经损伤的合并症:肿胀、挛缩、继发性外伤
2.运动障碍
3.感觉障碍
4.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
5.心理问题
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下降
(三)康复分期与适应证
1.Ⅰ期(伤后 0 ~ 3 周)的康复目标、治疗手段及注意事项
2.Ⅱ期(伤后 3 ~ 6 周)的康复目标、治疗要点及注意事项
3.Ⅲ期(伤后 6 周以后)的康复目标、治疗要点
(四)康复治疗基础
1.康复治疗原理
(1)消炎、消肿、镇痛、促进损伤愈合
(2)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3)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中枢冲动传递训练法、电刺激等
(4)防止肌萎缩,锻炼肌肉:电刺激、肌电反馈训练法、肌电触发电刺激法
(5)保持或恢复关节活动度
(6)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感觉再训练、脱敏治疗
2.周围神经损伤的特殊功能评定
(1)Tinal 征检查及其意义
(2)电生理学评定:直流感应电检查法、强度 - 时间曲线检查法、肌电图检查法、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
(五)康复治疗
1.防止并发症:肿胀、挛缩、继发性外伤等的处理
2.防止肌萎缩,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3.促进感觉功能恢复:脱敏疗法、感觉再训练
4.保持或恢复关节活动度
5.改善作业活动能力
6.促进心理功能恢复
7.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六)常见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的康复
1.神经减压松解术后
2.神经缝接术后
3.神经移位术后
4.肌腱移位术后
六、关节炎的康复
(一)关节炎概述
1.类风湿关节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
2.骨性关节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要点
(二)关节炎的康复问题
1.限制日常生活活动
2.肌肉萎缩和肌力减退
3.关节活动障碍
4.生活质量下降和心理障碍
(三)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分期
1.病残评估
2.关节炎的临床分期(急性期、亚急性或稳定期)和康复治疗适应证
(四)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1.休息与运动
2.理疗:热疗、冷疗、TENS
3.矫形器的应用
4.生活辅助具的使用
5.关节保护技术及其要点
6.能量节约技术的应用
(五)康复治疗的特殊问题
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特殊问题
(1)矫形器的应用
(2)关节活动训练
(3)肌力训练
(4)辅助具的应用
(5)关节保护措施
2.骨性关节炎治疗的特殊问题
(1)休息和合理运动
(2)按摩及理疗
(3)药物治疗
(4)痛点封闭及关节腔内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5)手术治疗
七、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目标
2.康复训练前评价:如对原发疾病、肌力和关节活动度、手术等情况的了解
3.康复评估方法:疼痛程度评定、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变、步态及步行能力的评定、ADL 评定、肌力及耐力评定、放射学检查、健康状态评定等
4.术前康复:康复教育、术前指导等
5.术后康复: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ADL 训练、髋关节保护技术等
(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1.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及手术目的
2.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连续被动运动(CPM)、筒状石膏固定、肌力训练、重心转移和步态训练等
八、手外伤的康复
(一)手外伤的分类及病理生理过程
(二)手外伤的康复问题
1.运动障碍
2.感觉障碍
3.心理障碍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
5.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下降
(三)手外伤的康复分期及适应证
1.Ⅰ期(伤后或术后 3 周内)临床表现、康复目标及禁忌证
2.Ⅱ期(伤后或术后 3 ~ 6 周)临床表现、康复目标
3.Ⅲ期(伤后或术后 6 ~ 12 周)临床表现、康复目标
4.Ⅳ期(伤后或术后 12 周后)临床表现、康复目标
(四)手外伤康复治疗基础
1.手的特殊功能评定:Moberg 拾物试验、Carroll 上肢功能定量测试
2.手外伤的治疗原理
(1)消炎、消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
(2)预防粘连、软化瘢痕
(3)增加运动功能
(4)增加生活适应力
(5)恢复感觉功能:感觉再训练、脱敏治疗
(五)手外伤的康复治疗方法
1.防治并发症
(1)水肿的处理:抬高患肢、向心性按摩、主动和被动活动、压力治疗、理疗
(2)瘢痕的处理:按摩、压力治疗、被动伸展运动、理疗
(3)挛缩的处理
2.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3.肌腱损伤的康复:屈肌肌腱修复术后的治疗以及伸肌肌腱修复术后的治疗
4.骨折的康复
(1)骨折的类型及制动
(2)骨折康复的程序:各个时期的康复措施
5.烧伤的康复:早期和后期的康复治疗策略
6.断肢再植技术的应用
九、运动创伤的康复
(一)运动创伤学概述
1.运动创伤学的定义
2.运动创伤的病因及其分类
3.运动创伤后的主要病理变化过程
(二)运动创伤的康复问题
1.出血
2.肿胀和疼痛
3.瘢痕与粘连
4.运动能力减退
5.停训综合征
6.肌萎缩
7.关节挛缩与粘连
8.关节稳定性下降
(三)适应证、禁忌证、临床分期
(四)康复治疗基础
1.伤后 24h 内康复治疗
(1)棉签加压包扎
(2)冰袋冷敷
(3)高频电疗
2.伤后 2 ~ 7 天康复治疗
(1)理疗
(2)肌力训练
3.伤后 8 ~ 21 天康复治疗
4.伤后 4 周康复治疗
(1)蜡疗
(2)按摩
(3)中频治疗
(4)肌力训练
(5)关节活动度练习
(6)保护支持带和矫形器的运用
(五)常见运动创伤的康复治疗
1.肩关节损伤的康复:肩关节脱臼、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 - 腱鞘炎的康复治疗
2.肘关节肌肉韧带装置损伤
3.半月板损伤及半月板切除术后的康复
4.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后的康复
5.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
6.腰椎椎板骨折的康复
十、烧伤的康复
(一)烧伤概述
1.烧伤的定义
2.烧伤的流行病学
3.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1)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的临床表现
(2)感染期的临床表现
(3)修复期的临床表现
4.伤情判断要点:主要依据是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
5.临床治疗要点:抗休克治疗、焦痂切开治疗、抗感染治疗、创面处理等
(二)烧伤的康复问题
1.关节挛缩和活动障碍
2.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3.压疮
4.心肺功能障碍
5.瘢痕
6.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能力障碍
7.心理障碍
(三)康复治疗分期(三期)和禁忌证
(四)烧伤康复治疗基础
1.烧伤功能评估
(1)增生性瘢痕,可采用 Vancouver 烧伤瘢痕评估表
(2)辅助检查:超声波测量;激光多普勒检查;血氧测量计;血、尿羟脯氨酸检查
2.烧伤的康复治疗原理
3.康复治疗方法
(1)体位摆放
(2)矫形器应用
(3)关节活动度练习
(4)肌力训练
(5)耐力训练
(6)按摩
(7)呼吸训练
(8)水中运动
(9)理疗: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蜡疗法、水疗法、冷疗、磁疗法
(10)压力治疗
(11)硅凝胶治疗
(12)作业治疗
(13)心理治疗
(五)烧伤的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
(1)早期康复的目的:减轻疼痛,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关节挛缩,维持肌力和耐力
(2)康复方法:体位摆放和矫形器应用、理疗、运动疗法、心理治疗
2.制动期康复
(1)康复目的:保持肢体正确的位置,预防静脉炎、肺炎、挛缩等并发症,纠正患者的心理障碍
(2)康复方法:矫形器应用、运动疗法以及心理康复
3.愈合成熟期康复
(1)康复目的:控制瘢痕增生,恢复肢体功能,促进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
(2)康复方法:压力治疗、硅凝胶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痛和痒的处理、运动治疗、按摩、矫形器的应用、作业治疗、心理治疗
十一、下腰痛的康复
(一)下腰痛的病因及机制
1.下腰痛的病因
2.下腰痛的发病机制:肌筋膜痛,关节、韧带痛,骨性痛,血管性疼痛,硬脊膜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二)下腰痛的康复问题
1.疼痛
2.功能障碍
3.心理障碍
4.反复发作
(三)下腰痛的康复治疗技术及原理
1.下腰痛康复评定:腰椎活动度测量,感觉、反射、肌力检查,步态分析,ADL 评定,电诊断及肌电图等
2.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原则
3.下腰痛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理
(1)卧床休息及限制体力活动
(2)腰椎牵引
(3)推拿适应证及其机制
(4)手法治疗临床适应证及其机制
(5)下腰痛运动疗法机制及其训练方法
(6)电疗、冷疗及热疗
(7)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辅助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
(8)封闭疗法
(9)心理治疗
(四)常见下腰痛的康复治疗
1.软组织性下腰痛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要点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及临床特点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卧床休息及限制活动、腰椎牵引、推拿及手法治疗、运动疗法、封闭治疗、理疗、微创治疗等
3.椎管狭窄症
(1)腰椎狭窄症的病因、病理
(2)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
(3)椎管狭窄症的康复治疗的目的及治疗措施
4.退行性腰椎病
(1)退行性腰椎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
(2)退行性腰椎病的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热疗及电疗、按摩及手法松解、针灸、牵引、药物治疗、封闭及支具治疗等
5.脊柱滑脱症
(1)峡部裂滑脱的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方法
(2)退行性滑脱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6.后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康复治疗要点
十二、颈肩痛的康复
(一)颈肩痛概述
1.颈肩痛的病因:颈椎病的病因、肩周炎的病因
2.颈椎病及肩周炎的病理过程
3.颈椎病及肩周炎的临床表现
(二)颈肩痛的康复问题
1.疼痛
2.肢体活动障碍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
4.心理障碍
(三)颈肩痛的适应证和临床分期
1.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1)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2)颈椎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2.肩周炎的临床分期
(1)急性期(冻结开始期)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要点
(2)慢性期(冻结期、粘连期)的特点及康复治疗要点
(3)恢复期(解冻期、缓解期)的临床特点
(四)颈肩痛的康复治疗基础
1.颈椎病康复治疗的作用
(1)停止或减缓病情的进展
(2)纠正颈椎病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状态
(3)预防颈椎病的复发
2.肩周炎康复治疗的基本作用
(五)颈肩痛的康复治疗方法
1.颈椎病的康复
(1)颈椎病的康复治疗目的及康复治疗原则
(2)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颈椎牵引,颈椎制动,理疗、针灸及推拿,药物治疗,颈椎病预防及保健知识的教育
2.肩周炎的康复
(1)肩周炎急性期的治疗:制动与休息、口服抗炎镇痛类药物、理疗、推拿及针灸、封闭治疗
(2)肩周炎慢性期的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理疗、推拿及关节松动术、关节腔液压扩张术、麻醉下手法松解术
(3)肩周炎恢复期的治疗
十三、骨折的康复
(一)骨折概述
1.骨折处理的目的
2.骨折的愈合过程:第一阶段(外伤性炎症恢复期)、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第五阶段(骨性愈合与塑形期)
(二)骨折的康复问题
1.损伤后炎性反应和肢体肿胀
2.局部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3.关节活动障碍
4.骨强度降低
5.关节稳定性减弱
6.整体功能下降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
8.心理障碍
(三)骨折的适应证和康复临床分期
(四)骨折的康复治疗基础
1.明确骨折康复治疗的目的
2.骨折康复治疗的基本作用
(五)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
1.愈合期康复要点
(1)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及原则
(2)骨折的等长肌肉收缩
(3)机体整体功能水平的维持
(4)早期的主动活动
(5)理疗
(6)骨折附近部位的按摩
(7)持续被动活动(CPM)
2.恢复期康复要点
(1)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术、间断固定、麻醉下手法松动关节
(2)肌力训练
(3)作业治疗
3.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1)定期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评定
(2)掌握骨折的愈合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4)密切观察骨折局部的情况
(5)禁忌保留
(6)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同步进行
(7)进行宣教工作
4.脊柱骨折后的康复
(1)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目的:防止躯干肌萎缩,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柔韧性,防止下腰痛及消除长期卧床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2)稳定性骨折的康复原则:愈合期康复和恢复期康复
(3)不稳定性骨折的康复原则
十四、脊柱侧弯的康复
(一)脊柱侧弯的理论基础
1.脊柱侧弯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2.脊柱侧弯的病理生理改变
(1)椎体及其周围结构的异常改变:椎体及其附属结构改变、脊柱双侧软组织改变
(2)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改变
(二)脊柱侧弯的康复问题
1.脊柱侧弯对身体外观的变化
2.脊柱侧弯导致的肺功能下降
3.继发性脊柱病变
4.脊髓和神经受压
5.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6.心理障碍
(三)脊柱侧弯的适应证
根据 Cobb 角的大小选择治疗方法
(四)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基础
1.脊柱侧弯的评定
(1)脊柱侧弯病史和体检
(2)影像学检查:Cobb 角测量、脊柱旋转的测量、柔软度测定、骨成熟度测定
(3)实验室检查指标
(4)脊柱侧弯的预后判断
2.脊柱侧弯的治疗原理
(1)脊柱侧弯的基本原理:矫正脊柱双侧肌力的不平衡,恢复脊柱正常的排列顺序和应力分布,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2)治疗措施:被动牵拉和主动运动,增加脊柱的稳定性,“三点力”矫正原理,增加脊柱本体感觉的调节
(五)康复治疗方法
1.脊柱矫正体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姿势训练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侧方表面电刺激法及其注意事项
4.矫形器治疗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5.牵引治疗
6.中医推拿手法
十五、冠心病的康复
(一)冠心病概述
1.冠心病的定义
2.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3.冠心病的代偿机制
4.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5.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无症状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心源性猝死型的临床表现
6.冠心病康复的定义及内涵
7.康复疗效
(二)冠心病的康复问题
1.心血管功能障碍
2.呼吸功能障碍
3.全身运动耐力减退
4.代谢功能障碍
5.其他:如不良生活习惯、心理障碍等
(三)冠心病的康复适应证及禁忌证
1.Ⅰ期:急性心肌梗死 2 周以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早期康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Ⅱ期:患者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建立为止(5 ~ 6 周)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Ⅲ期: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2 ~ 3 个月)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基础
1.Ⅰ期康复原则: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Ⅱ期康复原则: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逐步适应家庭生活,为Ⅲ期康复做准备
3.Ⅲ期康复原理:外周效应、中心效应、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
(五)康复治疗方法
1.Ⅰ期康复方法:床上活动、呼吸训练、坐位训练、步行训练、排便控制、上下楼梯训练、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康复方案调整与监护、出院前评估及治疗策略、发展趋势等
2.Ⅱ期康复目标建议及康复治疗六阶段
3.Ⅲ期康复目标的建立、康复训练 5 大原则、康复治疗措施的选择、康复锻炼与药物治疗的关系、性功能障碍及康复
(六)康复治疗展望
运动训练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侧支循环的适应性
十六、原发性高血压的康复
(一)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2.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3.高血压的康复治疗策略
4.高血压康复治疗目标的建立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康复问题
1.身体活动能力下降
2.心血管疾病发作危险性增大
3.长期药物治疗的困难性
(三)原发性高血压康复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四)原发性高血压的康复治疗机制
1.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2.降低外周阻力
3.降低血容量
4.调整内分泌紊乱
5.血管运动中枢适应性变化
6.纠正高血压危险因素
(五)原发性高血压康复治疗方法
1.规律的运动锻炼:有氧训练、循环抗阻运动、太极拳及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2.气功及放松训练
3.纠正危险因素
(1)改善行为方式
(2)降低体重
(3)限制酒精摄入
(4)减少钠盐摄入
(5)维持电解质平衡
(6)减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取
(7)避免升压药物
(8)改善胰岛素抵抗
4.社区康复
十七、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
(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概述
1.CHF 的定义
2.CHF 的病理生理过程
3.CHF 的临床治疗情况
(二)CHF 的康复问题
1.劳力性呼吸困难
2.疲劳
3.心动过速
4.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三)CHF 康复治疗基础
1.康复治疗目标的确定:减轻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工作能力
2.运动训练对 CHF 的作用
3.康复训练对 CHF 干预的作用机制
(四)CHF 康复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五)CHF 的康复治疗方法
1.CHF 康复干预运动方式的选择
2.运动训练中运动方案的制订:包括运动强度、主观运动强度(RPE)、训练节奏等
3.呼吸肌训练
4.心功能分级和运动水平的关系
5.CHF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6.CHF 药物治疗与运动反应
十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本概念及病理生理过程
(二)COPD 的康复问题
1.呼吸困难
2.反复感染
3.肌力及运动能力下降
4.耐力下降
(三)COPD 康复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四)COPD 康复治疗基础
1.呼吸功能评估:气短气急症状分级、呼吸功能改善或恶化程度、肺功能测试等
2.运动能力评估:平板或功率车运动试验、6 分钟或 12 分钟步行测试
3.ADL 评定
(五)COPD 的康复治疗方法
1.呼吸训练
(1)重建腹式呼吸模式:放松训练、缩唇呼气法、暗示呼吸法、缓慢呼吸、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等
(2)胸廓活动度及纠正驼背姿势练习
2.排痰训练
(1)目的: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减小下降气流阻力,减少支气管、肺的感染
(2)方式:体位引流、胸部叩击、震颤、直接咳嗽及理疗等
3.运动训练
4.日常生活指导
5.患者教育
十九、糖尿病的康复
(一)糖尿病概述
1.糖尿病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
2.糖尿病分型: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
3.糖尿病发病机制
4.糖尿病的并发症
(二)糖尿病的康复问题
1.视力障碍
2.肾功能障碍
3.ADL 障碍
4.心血管功能障碍
5.步行障碍
6.自我管理能力降低
7.心理障碍
(三)糖尿病的康复评估
1.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依据
2.残障评估
3.运动耐力评估
(四)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基础
1.康复治疗的作用原理
2.康复效果的评价:5 个方面的判断
3.运动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五)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三大原则: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与药物治疗
2.饮食疗法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3.运动疗法的有效性、运动处方的制订、注意事项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4.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对象及内容
二十、肥胖症的康复
(一)肥胖症概述
1.肥胖症的概念,超重、肥胖和肥胖症的差异
2.肥胖症的分型:单纯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
3.肥胖症的流行病学
4.单纯性肥胖的发病机制
5.肥胖症的合并症
(二)肥胖症的康复问题
1.代谢功能障碍
2.心血管功能障碍
3.呼吸功能障碍
4.骨关节炎
5.运动耐力降低
6.ADL 障碍
7.心理功能障碍
(三)肥胖症的康复评估
1.肥胖的判断:脂肪含量、体质指数(BMI)、相对标准体重、脂肪分布标准等的测定
2.肥胖症的诊断
3.儿童肥胖标准
4.脏器功能障碍的评估
(四)肥胖症的康复治疗基础
1.肥胖症康复治疗的原理
2.肥胖症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
(1)改善脂质代谢水平,去除危险因素
(2)改善胰岛素受体功能,促进糖代谢
(3)增强运动能力和运动耐力,促进健康
(五)肥胖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1.饮食疗法的原则及常用的方法
2.运动治疗中运动处方的制订,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3.行为疗法的干预:自我监测、刺激控制、认知重塑、应激处理、厌恶疗法以及社会支持
4.药物治疗
5.外科治疗
二十一、癌症的康复
(一)癌症康复的定义及其特点
(二)癌症的康复问题
1.癌症导致的原发性功能障碍
2.癌症导致的继发性功能障碍
3.癌症治疗引起的功能障碍
4.心理异常所造成的功能障碍
(三)癌症的康复治疗分期和原理
1.康复治疗分期:治疗前期、治疗期、终末期和存活期
2.不同治疗分期的治疗原理
(四)癌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疗法的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
2.癌症疼痛的分类及处理
(1)神经阻滞
(2)药物治疗
(3)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4)耐力训练
(5)手术治疗
(6)心理及暗示治疗
3.淋巴水肿处理
4.营养治疗
5.理疗:高温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光敏疗法、磁疗法、直流电抗癌药物导入疗法
6.毫米波疗法
7.心理治疗
8.职业康复治疗
9.气功
(五)特定癌症的康复治疗
二十二、老年病患者和残疾儿童的康复
(一)老年病患者的康复
1.老年病的临床特点:多病共存;起病不典型;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容易致残;用药易产生不良反应
2.老年病的临床表现:精神错乱、跌倒、尿失禁、长期卧床
3.老年病的康复治疗原则
4.老年病的康复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的核心:功能训练及其原则
(2)全身性训练为主
(3)肌力和四肢、脊柱的灵活性训练
(4)呼吸训练
(5)自我放松训练
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症状和体征、诊断及康复治疗
6.帕金森病的病因、症状和体征、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
(二)残疾儿童的康复
1.儿童残疾的发病特点
2.儿童残疾的康复策略
3.残疾儿童康复基本要求
(1)交流
(2)转移
(3)独立生活能力
(4)正确体位
(5)特殊教育
(6)游戏
4.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二十三、康复临床常见症状的处理
1.疼痛的处理
(1)急性疼痛的处理
(2)慢性疼痛的处理
2.痉挛的处理
(1)概述
(2)痉挛的治疗
3.压疮的处理
(1)概述
(2)压疮的临床分型与评定
(3)压疮的治疗与预防
(4)压疮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
4.膀胱控制障碍的处理
(1)概述
(2)康复评定
(3)康复治疗
5.直肠功能障碍的处理
(1)概述
(2)康复评定
(3)康复治疗
6.性功能障碍的处理
(1)概述
(2)康复评定
(3)康复治疗
第二部分 相关学科
第一章 神经病学
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定位、定性)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正规、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头部 CT、MRI、MRA 等神经影像学定位,脑血管病影像学改变。熟悉神经系统解剖知识,腰椎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
第二章 骨科
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骨骼肌肉系统体格检查;常见骨科疾病的 X线片、CT、MRI 读片,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包括手术指征、并发症处理)。熟悉四肢脊柱的功能解剖。
第三章 心内科
掌握心内科常见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规范、系统的全身体格检查,心电图的原理、操作与正常及常见异常图像的特点。熟悉心力衰竭的纠正。
Ⅴ . 考试样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
【A1 型题】
答题说明(1 ~ 55 道题):每一道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1.心脏性猝死发病时,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是
A.心室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性逸搏
D.窦性停搏
E.室性停搏
答案:A
2.下列检查高度提示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是
A.双下肢水肿
B.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C.心房颤动,心室率 120 次 / 分
D.双下肺湿啰音且不随体位变化
E.心界向左下扩大
答案:B
3.确定疑似晕厥患者有无意识丧失,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双眼紧闭
B.呼之无反应
C.四肢无自主活动
D.口角流涎
E.尿失禁
答案:E
4.风湿性心脏病伴重度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心房颤动
B.体循环动脉栓塞
C.急性肺水肿
D.右心衰竭
E.感染性心内膜炎
答案:C
5.预防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附壁血栓形成和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首选药物是
A.蚓激酶
B.低分子量肝素
C.阿司匹林
D.华法林
E.氯吡格雷
答案:D
6.鉴别 ARDS 和急性左心衰竭最重要的指标是
A.严重低氧血症
B.PaO2/FiO2 小于 200
C.胸片示肺水肿
D.面罩吸氧后 PaO2 无明显增加
E.PCWP 小于 18cmH2O
答案:E
7.急性心肌梗死时最早升高的生化指标是
A.谷丙转氨酶
B.乳酸脱氢酶
C.肌钙蛋白
D.肌红蛋白
E.肌酸激酶
答案:D
8.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首选
A.刺激迷走神经
B.电复律
C.射频消融
D.超速抑制起搏治疗
E.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答案:B
9.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肠球菌
答案:A
10.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必备条件是
A.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B.胸部 CT 显示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C.劳力性呼吸困难
D.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FEV1/FVC< 70%
E.FEV1 < 80% 预计值
答案:D
11.PaCO2 升高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弥散功能下降
B.肺泡通气量下降
C.V/Q 比例失衡
D.肺内动静脉分流
E.呼吸中枢敏感性下降
答案:B
12.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咽喉成型术
B.口腔矫治器
C.咽部组织射频消融
D.无创通气
E.控制体重
答案:D
13.肺功能检查示 V-V 曲线吸气相和呼气相均呈平台样改变的情况最常见于
A.声门下瘢痕狭窄
B.胸骨后甲状腺
C.复发性多软骨炎
D.声带麻痹
E.单侧主支气管严重狭窄
答案:A
14.大量胸腔积液,每次抽液不宜过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
A.增加感染机会
B.蛋白质丢失过多
C.发生胸膜反应
D.增加回心血量
E.发生肺水肿
答案:E
15.判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治疗效果最常用的观察指标是
A.白细胞计数和分类下降情况
B.体温下降情况
C.胸部阴影吸收情况
D.痰培养结果是否转阴
E.肺部体征是否改善
答案:B
16.治疗青霉素高耐肺炎球菌感染,可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A.头孢唑林
B.阿奇霉素
C.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D.阿米卡星
E.头孢曲松
答案:E
17.下列药物对控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的是
A.硫酸沙丁胺醇
B.异丙托溴铵
C.氟替卡松
D.孟鲁斯特
E.酮替芬
答案:C
18.下列指标最常用于胸腔积液渗出液和漏出液性质判定的是
A.比重
B.葡萄糖
C.细胞总数
D.黏蛋白定量
E.胸腔积液 LDH/ 血清 LDH
答案:E
19.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患者,最适于清除肠道内积血的灌肠液是
A.乳果糖
B.肥皂水
C.生理盐水
D.甘露醇
E.温水
答案:A
20.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最常见于
A.回肠末端
B.升结肠
C.横结肠
D.降结肠
E.直肠和乙状结肠
答案:E
21.X 线钡影跳跃征象见于
A.肠结核
B.结肠癌
C.溃疡性结肠炎
D.肠易激综合征
E.恶性淋巴瘤
答案:A
22.恶性贫血最常见于
A.慢性浅表性胃炎
B.消化性溃疡
C.慢性萎缩性胃体胃炎
D.慢性萎缩性胃窦胃炎
E.慢性十二指肠炎
答案:C
23.不属于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的是
A.腹水
B.腹壁静脉曲张
C.肝大
D.脾大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答案:C
24.肝硬化 Child 分级中不包括指标是
A.肝性脑病分期
B.腹水
C.脾大小
D.血白蛋白水平
E.凝血酶原时间
答案:C
25.幽门螺杆菌(Hp)可以抵抗胃酸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产生
A.黏附因子
B.尿素酶
C.磷脂酶 A
D.酯酶
E.黏液酶
答案:B
26.对判断急性胰腺炎预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是
A.血钙降低
B.血淀粉酶增加
C.血白细胞增加
D.血糖增加
E.体温升高
答案:B
27.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检验指标是
A.ALP
B.GGT
C.AFP
D.CEA
E.MAO
答案:C
28.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下列检查结果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A.酸溶血实验(+)
B.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
C.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减少
D.肝脾淋巴结肿大
E.NAP 积分减低
答案:C
29.下列原因所致脾大中,最易发生脾功能亢进的是
A.肝硬化门脉高压
B.淋巴瘤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系统性红斑狼疮
答案:A
30.BCR/ABL 基因阳性最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MDS
答案:D
3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常呈阴性的疾病是
A.化脓性感染
B.恶性淋巴瘤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恶性实体瘤
答案:D
32.符合缺铁性贫血潜伏期的化验结果是
A.血清铁下降
B.转铁蛋白下降
C.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D.总铁结合力下降
E.血清铁蛋白下降
答案:E
33.下列最有助于鉴别急、慢性肾衰竭的检查是
A.尿常规
B.血肌酐
C.尿酸化功能
D.肾 B 超
E.尿渗透压
答案:D
34.下列肾病中,可出现 C3 一过性下降的是
A.糖尿病肾病
B.IgA 肾病
C.膜增生性肾炎
D.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答案:D
35.血尿不明显 444的肾疾病是
A.膜性肾病
B.膜增生性肾炎
C.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D.隐匿性肾炎
E.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答案:A
36.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是
A.尿糖
B.尿隐血
C.尿酮体
D.尿蛋白
E.微量白蛋白尿
答案:E
37.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
A.钙拮抗剂
B.噻嗪类利尿剂
C.袢利尿剂
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β 受体阻滞剂
答案:D
38.对诊断 1 型糖尿病最具价值的临床特征是
A.青少年发病
B.以酮症酸中毒起病
C.胰岛素释放曲线低平
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
E.需要胰岛素治疗
答案:D
39.治疗泌乳素瘤的首选措施是
A.症状缓解即可停药
B.服药至青春期可停药
C.女患者妊娠哺乳期应停药
D.患其他急性病时停药
E.终生服药
答案:E
40.Somogyi 现象是指
A.夜间血糖正常,凌晨血糖增高
B.服药后血糖未控制
C.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D.药物性低血糖昏迷
E.空腹血糖 > 餐后 2h 血糖
答案:C
41.20mg 氢化可的松相当于泼尼松
A.1mg
B.2mg
C.5mg
D.10mg
E.20mg
答案:C
42.代谢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A.恶性肿瘤
B.心脑血管疾病
C.肾衰竭
D.肝衰竭
E.感染性疾病
答案:B
43.NSAIDs 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淋巴细胞增殖
B.外周淋巴细胞再分布
C.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D.抑制 Ig 合成
E.抑制干扰素产生
答案:C
44.白塞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反复单侧下肢关节肿痛
B.间断出现环形红斑
C.反复多发的口腔溃疡
D.进行性四肢肌肉无力
E.肺动脉高压
答案:C
45.下列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密切相关的是
A.HLA-B27(+)
B.青霉素治疗
C.近亲结婚
D.日光照射
E.妊娠
答案:D
46.下列指标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A.抗 SSA
B.ANA
C.血清补体水平
D.抗 Sm 抗体
E.抗 RNP 抗体
答案:C
47.下列自身抗体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最强的是
A.抗 SSA 抗体
B.抗 CCP 抗体
C.抗 Sm 抗体
D.抗 PR3 抗体
E.抗心磷脂抗体
答案:D
48.下列情况对于鉴别血吸虫病与伤寒最有价值的是
A.热型
B.相对缓脉
C.腹痛、腹泻
D.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E.皮疹
答案:D
49.林可霉素所致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艰难梭菌
B.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D.粪肠球菌
E.屎肠球菌
答案:A
50.可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A.H7N9 禽流感病毒
B.甲型流感病毒
C.乙型流感病毒
D.丙型流感病毒
E.H5N1 禽流感病毒
答案:B
51.不属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必要预防措施的是
A.严格隔离患者
B.疫情监测
C.防鼠灭鼠
D.做好食品、个人卫生
E.疫苗注射
答案:A
5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治疗性疫苗
B.抗纤维化
C.抗炎保肝
D.核苷类似物
E.免疫调节剂
答案:D
53.含碳酸氢离子最多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结肠液
C.胆汁
D.胰液
E.小肠液
答案:D
54.突发张力性气胸、严重呼吸困难伴血压下降的患者,需要紧急采取的措施是
A.面罩吸氧
B.粗针胸腔穿刺排气
C.机械通气
D.急诊手术
E.快速扩容
答案:B
55.对调节醛固酮分泌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
A.ACTH
B.血钾
C.血钠
D.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
E.交感神经系统
答案:D
【A2 型题】
答题说明(56~80 道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病例或一种复杂情况出现的,其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56.患者,男,64 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查体:血压 180/100mmHg,心率65 次 / 分。 尿 沉 渣 镜 检(-), 尿 蛋 白(++),血肌酐正常。下述降压药物中宜首选的是
A.噻嗪类利尿剂
B.β 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ACEI 类
E.α 受体阻滞剂
答案:D
57.患 者,男,25 岁,间断心悸气短 3 年,发热 1 个月。查体:体温 37.6℃,睑结膜可见数个小出血点,心率 102 次 / 分,心尖部可闻及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脾肋下 1.5cm。白细胞 12.2×109/L,血红蛋白 80g/L。尿蛋白(+)。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
A.溶血性贫血
B.风湿活动
C.贫血性心脏病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结缔组织病
答案:D
58.患者,男,57 岁。因胸痛住院治疗期间,护士突然发现中心监护站屏幕上该患者心电监护信号为直线。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检查患者意识状态
B.测量血压
C.触摸颈动脉是否搏动
D.描记 12 导联心电图
E.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答案:A
59.患者,男,50 岁,因突发胸痛 3h 入院,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 10h 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 160 次 / 分,血压 90/60mmHg。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静脉注射胺碘酮
B.静脉注射普罗帕酮
C.静脉注射维拉帕米
D.静脉注射毛花苷
E.直流电复律
答案:E
60.患者,男,34 岁,干咳 1 月余,夜间较明显。使用多种消炎药和镇咳药效果欠佳。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既往过敏性鼻炎病史 10 年。为明确诊断,应采取的进一步检查措施为
A.胸部 CT
B.肺功能
C.纤维支气管镜
D.24 小时食管 pH 监测
E.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答案:B
61.患者,男,50 岁,呼吸困难。静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气示 PaO243mmHg。经面罩吸氧 5L/min 30min 后复查 PaO2 为 54mmHg。该患者低氧血症最主要的机制为
A.组织氧利用障碍
B.弥散功能障碍
C.血液氧运输能力下降
D.肺泡通气量下降
E.右向左分流
答案:E
62.患 者, 女,40 岁, 发 热 1 周, 午 后 明显,最高可达 39℃,伴双腕及双膝关节肿痛,活动后轻度呼吸困难。血常规示白细胞7.8×109/L,血红蛋白 87g/L,血小板56×109/L。尿常规示红细胞 10 ~ 15/HP。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炎综合征
B.结核性胸膜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Evan’s 综合征
E.原发性血管炎
答案:C
63.患者,男,56 岁,间断干咳 2 月余,近来出现声音嘶哑。喉镜检查示右侧声带麻痹。胸部 CT 示左主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左侧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未见胸腔积液。支气管镜黏膜活检示小细胞肺癌。该患者宜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靶向治疗
E.生物免疫治疗
答案:C
64.患者,女,45 岁,因低热、胸闷 2 周,行胸片检查发现右侧中少量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穿刺抽出淡黄色略浑浊液体800ml。胸腔积液检查示:有核细胞数780×106/L,单核细胞 0.87。蛋白 40g/L,LDH 358 U/L,ADA 56U/L。 抽 液 后 行CT 检查,除少量积液外,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对该患者拟采取的进一步诊疗措施是
A.支气管镜检查
B.经胸腔镜胸膜活检
C.对症治疗、密切观察
D.血清肺癌肿瘤标志物
E.抗结核治疗
答案:E
65.患者,男,38 岁,间断纳差、腹胀 5 年余。4h 来共呕血约 800ml。查体:脉搏87 次 / 分, 血 压 110/80mmHg。 面 色 灰暗,上腹部轻压痛,肝未触及,脾肋下及边。控制呕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输血
B.静脉滴注生长抑素
C.静脉注射奥美拉唑
D.急诊胃镜行食管静脉硬化剂注射或套扎
E.三腔二囊管压迫
答案:B
66.患者,女,48 岁。餐后突发持续性上腹痛 1 天,向右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 38.5℃,脉搏 100 次 / 分,血压 90/60mmHg,上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 17.8×109/L,血淀粉酶 165IU/L。腹平片:脐周、左上腹肠腔积气。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腹部 B 超
B.急诊胃镜
C.血钙检测
D.腹腔穿刺
E.开腹探察
答案:A
67.患者,女,42 岁。4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排便 3 ~ 5 次,黄稀便,可见黏液脓血,伴排便不尽感,间断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查体:体温36.3℃,血压 90/55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未及异常包块。便常规:黏液便,白细胞、红细胞满视野。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溃疡性结肠炎
B.缺血性肠病
C.慢性细菌性痢疾
D.肠结核
E.结肠癌
答案:A
68.患者,男,45 岁,意识障碍 4h。查体:面色灰暗,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减弱。双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糖(+),尿酮体(+),血白蛋白 25g/L,总蛋白质 60g/L。该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电解质紊乱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脑血管意外
D.尿毒症
E.肝性脑病
答案:E
69.患者,女,56 岁。近 3 年来逐渐出现乏力、纳差、腹胀,加重 1 个月,伴反复鼻腔及牙龈出血。查体: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腹膨隆,脾肋下 5cm,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血红蛋白 102g/L,白细胞 3.5×109/L,血小板 65×109/L,白蛋白 28g/L,凝血酶原时间 18s。该患者出血倾向最主要的机制是
A.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B.血小板数量降低
C.血管内皮损伤
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E.血小板功能障碍
答案:A
70.患者,男,23 岁,汽车司机。因反复腹痛 2 年前往门诊就诊,多于空腹时出现,进食后缓解,使用抑酸剂规律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 1 年内症状复发 3 次。其症状反复发生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幽门螺杆菌(Hp)感染
B.未行抑酸药维持治疗
C.未戒烟
D.饮食不规律
E.未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答案:A
71.患者,女,28 岁,头晕乏力 3 个月。血红蛋白 72g/L,红细胞 3.87×1012/L,白细 胞 3.5× 109/L, 血 小 板 102×109/L,网织红细胞 1.2%。为明确诊断应着重询问的病史是
A.药物治疗史
B.肾病史
C.传染病史
D.月经史
E.关节炎史
答案:D
72.患者,男,14 岁,外伤后脾破裂,行紧急脾切除术。术中输血 20ml 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继之血压下降至80/40mmHg。查体:呼吸频率 30 次 / 分,脉搏 110 次 / 分。手术切口大量渗血,尿袋内出现酱油色尿。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溶血反应
E.血液凝集反应
答案:D
73.患 者,男,52 岁,突发腰痛 2 天。腰椎X 线 片 示 L3、L4 椎 体 压 缩 性 骨 折。 血常规:白蛋白7.3×109/L,血红蛋白78g/L,血 小 板 150×109/L。 红 细 胞 沉 降 率88mm/h。血生化:肝功能正常,血清肌酐 150μmol/L,总蛋白质 97g/L,白蛋白30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肾性贫血
B.多发性骨髓瘤
C.肿瘤骨转移
D.淋巴瘤
E.POEMS 综合征
答案:B
74.患者,男,50 岁,发现血尿、蛋白尿 5年。查体:血压 150/90mmHg,余未见异常。尿红细胞 5 ~ 15/HP,尿蛋白定量0.8 ~ 1.7g/d,血清肌酐 100μmol/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间质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隐匿性肾炎
D.高血压肾损害
E.肾病综合征
答案:C
75.患者,女,35 岁,发现血压升高半年,最高血压 170/ 94mmHg,夜尿增多,每夜 3 次。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血压控制欠佳。近 1 周来感觉肢体无力,查血钾 2.8mmol/L,肾功能正常。该患者高血压的病因应首先考虑
A.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肾动脉狭窄
D.慢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衰竭
答案:A
76.患者,男,23 岁,2 天来低热、神志朦胧。查体:右下肺少许湿啰音。血气分析:pH 7.15,PaCO2 25mmHg,PaO2 92mmHg。血常规:白细胞 15.0×109/L,血红蛋白152g/L。 尿 常 规: 尿 糖(++++)。 血 糖45.6mmol/L。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
B.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C.静脉补充氯化钾
D.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E.静脉滴注抗生素
答案:A
77.患 者,女,45 岁。多发小关节肿痛 10年。查体:双手 PIP、MCP 多关节肿胀,压痛明显,部分关节变形。血常规:白细胞 4.5×109/L,血红蛋白 125g/L,血小板380×109/L,红细胞沉降率 66mm/h。X线示双手指关节及腕关节有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骨髓瘤
D.干燥综合征
E.骨关节病
答案:B
78.患者,男,19 岁。发热、畏寒 2 天,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查体:全身皮肤黏膜可见广泛瘀点、瘀斑,Kernig 征(+)。血常规示:白细胞 21.3×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 0.10。下列检查对迅速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培养
C.瘀斑处组织液培养
D.瘀斑处组织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E.脑脊液常规 + 生化
答案:D
79.患者,女,65 岁,因呕血、黑便来急诊。既往冠心病史 3 年。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及相应的止血治疗。对该患者液体入量及输入速度最有指导意义的参考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动脉血氧饱和度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答案:A
80.患者,女,50 岁,腹胀、乏力 1 天。血生化:K+ 7.6mmol/L,Na+ 135mmol/L,Cl-110mmol/L。 心 电 图: 窦 性 心 动 过 缓,QRS 波群增宽,T 波高尖。应即刻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静脉滴注葡萄糖 + 胰岛素
B.缓慢静注葡萄糖酸钙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血液透析
E.静脉注射袢利尿剂
答案:B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
【A1 型题】
答题说明(81 ~ 110 道题):每一道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81.对脑发育正确的叙述是
A.成人脑重约为体重的 5%
B.5 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
C.新生儿的活动主要由大脑皮质调节
D.神经系统是胚胎时第一个形成的系统
E.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 5 岁左右完成
答案:D
82.肌电图检查中,导致噪声产生的最常见原因是
A.电极接触不良
B.50Hz 干扰
C.经皮神经电刺激器
D.日光灯
E.调频收音机
答案:A
83.在轻微 L5 神经根病变中,最早出现的肌电图异常是
A.H 反射潜伏期延长
B.运动单位电数减少
C.相应节段脊旁肌中出现正锐波
D.近端 L5 支配的肌肉中出现纤颤波
E.腓神经支配肌 F 波潜伏期延长答案:C
84.下列不属于残疾二级预防的措施的是
A.疾病早期筛查
B.控制危险因素
C.矫形器与辅助具的使用
D.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E.早期医疗干预
答案:C
85.高强度运动持续 30 ~ 90 秒时,提供能量供肌肉收缩的主要途径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
D.脂肪有氧氧化
E.蛋白质有氧氧化
答案:B
86.关于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下列叙述不4
正确4 4
的是
A.运动可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
B.运动可促进骨骼肌中脂蛋白酶的基因表达
C.运动可促进脂肪组织中脂蛋白酶的基因表达
D.运动可降低血浆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E.运动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
答案:C
87.上肢在肩关节外展 90°位置上逐步下降回到躯体侧方时,三角肌所进行的收缩为
A.等张收缩
B.向心性收缩
C.离心性收缩
D.等速收缩
E.等长收缩
答案:C
88.运动时心率加快是由于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B.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C.每搏输出量增加
D.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E.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答案:E
89.肺通气的原动力是来自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的弹性回缩
C.气体分压差
D.肺内压力的变化
E.胸内压的变化
答案:A
90.关于突触前抑制的特点,下列描述错误4 4的是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持续时间长
C.潜伏期较长
D.通过轴突 - 轴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
E.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答案:E
91.关于疼痛的调控机制的叙述,错误4 4的是
A.闸门学说
B.γ- 氨基丁酸能和阿片肽能神经元的阶段性调控
C.下行调控通路
D.外源性镇痛机制
E.认知调控
答案:D
92.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的高级中枢是
A.大脑
B.小脑
C.中脑
D.背侧丘脑
E.下丘脑
答案:E
93.下列不属于 444
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的是
A.外周感受器
B.突触
C.反射中枢
D.传出神经
E.传入神经
答案:B
94.下列有关屈肌反射的描述,错误4 4的是
A.是保护性反射
B.该反射涉及两个以上脊髓节段
C.可受大脑下行投射的影响
D.脊髓中间神经元参与了该反射活动
E.该反射不会出现易化或抑制现象
答案:E
95.提踵动作应用了人体的哪类力学杠杆
A.平衡杠杆
B.失衡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E.速度杠杆
答案:C
96.一般认为横纹肌生理横切面积的绝对肌力约为
A.3.0kg/cm2
B.3.2kg/cm2
C.3.4kg/cm2
D.3.6kg/cm2
E.3.8kg/cm2
答案:D
97.关于Ⅰ型肌纤维,不正确 444的是
A.血供丰富,又称红肌纤维
B.纤维细
C.收缩缓慢
D.由糖酵解获得能量
E.能长时间持续活动,不易疲劳
答案:D
98.不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的是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亢进
C.浅反射亢进
D.病理反射阳性
E.肌萎缩不明显
答案:C
99.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发芽的种类不包括 444
A.代偿性发芽
B.反应性发芽
C.再生性发芽
D.中枢神经性发芽
E.内生长
答案:D
100.药物离子导入皮肤深度可达
A.1cm 以下
B.1 ~ 1.5cm
C.2cm
D.2.5 cm
E.3cm
答案:C
101.低频电流的特点是
A.每一次刺激都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B.无电解作用
C.热效应明显
D.穿透力深
E.不产生适应性
答案:A
102.超声波采用移动法时其移动速度为每秒
A.0.5 ~ 1cm
B.1 ~ 2cm
C.2 ~ 2.5cm
D.3 ~ 3.5cm
E.2.5 ~ 3cm
答案:C
103.下列不是耐力性项目的是
A.骑自行车
B.推实心球
C.健身跑
D.上下楼梯
E.登山
答案:C
104.血管闭塞后患者出现“三偏征”可能受累的动脉是
A.大脑前动脉主干
B.大脑中动脉主干
C.大脑后动脉主干
D.内听动脉
E.椎 - 基底动脉
答案:B
105.关于脑性瘫痪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目前,脑性瘫痪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B.在我国,脑性瘫痪的发病率为 2%
左右
C.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目标是治愈
D.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截瘫
E.脑性瘫痪一般无明显病因
答案:A
106.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中,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
A.手足徐动
B.震颤
C.运动分解
D.轮替运动失常
E.辨距不良
答案:A
107.步行时降低能耗的关键是
A.骨盆前后倾斜
B.骨盆侧移
C.减少重心摆动
D.体重转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08.失语症训练中患者出现反复错误反应时应该
A.及时矫正错误
B.转移到容易成功的课题
C.分析错误细节
D.增加反复训练
E.增加刺激强度
答案:B
109.以下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患者都要进行和掌握腹式呼吸
B.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时,应指导患者尽量使吸气与呼气的时间相同
C.进行呼吸肌训练时,一般建议使用专业的肌肉训练仪器
D.所有的患者都可以接受徒手排痰治疗
E.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时,应指导患者尽量使吸气与呼气的时间
答案:A
110.通常情况下有氧运动强度每增加 1MET,收缩压增加约
A.5mmHg
B.10mmHg
C.15mmHg
D.20mmHg
E.25mmHg
答案:B
【A2 型题】
答题说明(111 ~ 125 道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病例或一种复杂情况出现的,其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111.如果患者能够在辅助下进食,独立地进行轮椅和床之间的转移、穿衣及洗漱;上厕所时需他人帮助脱穿裤子,偶有二便失禁,洗澡需要他人帮助,可驱动轮椅,不能上下楼梯。Barthel 指数评分为
A.70 分
B.55 分
C.50 分
D.60 分
E.65 分
答案:B
112.患者,男,72 岁,不慎跌倒致右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外固定治疗。拆除外固定后出现右腕活动障碍,右手麻木。查体发现右手桡侧 3 指掌侧面轻触觉、针刺觉均减退。该患者最可能合并的疾病是
A.桡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腕部损伤
C.尺神经损伤
D.骨间后神经损伤
E.骨间前神经损伤
答案:B
113.患者,男,48 岁,左侧口角歪斜、闭眼不全 3 天。查体:左侧额纹变浅,左眼睑闭合不全,露出白色巩膜,左鼻唇沟变浅,左侧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示齿左右不对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桥腔隙性梗死
B.腮腺炎
C.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D.化脓性中耳炎
E.面神经炎
答案:E
114.患者,女,58 岁,车祸导致语言理解障碍半年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有自发言语表达,但不能和周围人进行有效交流,构音清晰,肢体运动功能未发现异常。关于该患者的康复治疗,错4误的是
A.对患者进行言语、认知功能评定,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B.采取多途径的言语刺激方法,促进言语理解功能的恢复
C.对患者进行听力功能评定,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D.重视患者心理治疗,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
E.让患者尽可能地多说,增加语量
答案:E
115.患者,男,30 岁,因事故被热气体烧伤躯干前面和双上肢,患处水疱较小,可见网状栓塞血管,微痛,感觉较为迟钝。其烧伤面积为
A.Ⅲ度,31%
B.深Ⅱ度,30%
C.浅Ⅱ度,30%
D.深Ⅱ度,36%
E.浅Ⅱ度,36%
答案:E
116.患者,男,46 岁,“高处坠落伤后双下肢无力 3 个月”入院。诊断:L1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肛门指检,发现S4 ~ S5 节段无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则 ASIA 分级为
A.C 级
B.D 级
C.A 级
D.E 级
E.B 级
答案:C
117.女性老年患者,为改善其手精细协调活动能力,宜选择的作业活动为
A.拧螺丝帽
B.捏橡皮泥
C.编织手套
D.搭积木
E.打乒乓球
答案:C
118.COPD 患者,男,55 岁,肺功能检查FEV1 55%,同时有高血压病史,心力衰竭二度,OT 治疗师在进行指导和实施作业疗法时的注意事项不恰当 444的是
A.户外活动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汽车尾气
B.感到呼吸困难的时候,治疗前应该进行吸入治疗改善气道阻塞
C.咳痰较多的情况下,在运动前应该先进行排痰治疗
D.为了避免过度运动,应注意运动中穿插休息
E.指导患者进行增加单位时间呼吸数的训练
答案:E
119.患者,男,39 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3 周,在接受运动疗法时,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配备心电监护
A.LVEF 28%
B.安静时有不安定的室性心律不齐
C.运动时出现室性心律不齐或恶化
D.运动前安静心率 90 次 / 分
E.伴随运动出现收缩压下降
答案:D
120.患者,男,55 岁,双下肢无力半年,右侧明显,近 2 个月行走不稳,右手不能扣纽扣。体格检查两上肢前臂。手及上臂尺侧皮肤感觉减退,右侧尤其明显,四肢肌张力增高,肱二头肌反射亢进,双侧膝踝反射亢进,右髌阵挛阳性,右征阳性。下列对该患者最不利 444的是
A.低头伏案写作
B.枕头过高
C.头过度后伸
D.颈部突然前后摆动
E.牵引
答案:D
121.老年女性患者,腰痛伴双下肢间歇性麻痛乏力 5 年,步行后症状出现,推购物车时症状减轻,弯腰坐下症状基本消失。最可能的诊断为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椎后关节紊乱
C.腰肌劳损
D.腰骶筋膜炎
E.腰椎管狭窄症
答案:E
122.患者,男,72 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2 周,诉双下肢疼痛,查体双下肢肿胀,皮温增高,小腿三头肌挤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下肢深静脉血栓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淋巴水肿
D.感染
E.丹毒
答案:A
123.患者,男,65 岁,反复咳嗽、咳痰 10年余,常年服药可控制,但近 1 周内加重,咳剧痰多,呈脓样黏稠,不易咳出,伴低热 (37.5℃ )。首选的物理治疗方法是
A.超短波疗法
B.紫外线疗法
C.分米波疗法
D.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E.磁疗法
答案:A
124.患者,女,42 岁,发现右乳房肿块 2 个月。查体:右乳房皮肤表面呈现橘皮样改变,外上象限可扪及 3cm×2cm 大小的包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腋下可扪及 2 个淋巴结,质偏硬,左乳阴性。乳腺癌术后正确的康复治疗是
A.为防止肢体淋巴水肿,术后应穿过紧的衣袖
B.拔除引流管后患者应取半坐卧位
C.术后 3 个月可开始用术侧肩从事洗脸等日常生活动作
D.术后 2 周可增加患侧肢体的抗阻运动和器械运动
E.以上均对
答案:D
125.患者,女,62 岁,脑卒中后出现踝跖屈肌痉挛,影响步行已 3 个月。适当的治疗策略应是
A.口服巴氯芬,如仍不能控制其症状,进行踝关节融合
B.牵张方案,供应一个踝足矫形器
C.开始治疗前进行 EMG/ 神经传导检查来评定痉挛
D.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
E.安放鞘内巴氯芬泵
答案:C
【B 型题】
答题说明(126 ~ 175 道题):A、B、C、D、E 是备选答案,126 ~ 175 是考题。答题时注意:如果这道题只与答案 A 有关,则请在答题纸上将 A 涂黑;如果这道题只与答案 B 有关,则请在答题纸上将 B 涂黑;余类推。每一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一次也不选择。
(126 ~ 130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跨阈步态
B.划圈样步态
C.剪刀样步态
D.慌张步态
E.醉汉步态
126.震颤麻痹 答案:D
127.痉挛性偏瘫 答案:B
128.痉挛性截瘫 答案:C
129.腓神经麻痹 答案:A
130.小脑病变 答案:E
(131 ~ 13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适用于运动控制能力差的任何患者,通过刺激 r 传出神经使其兴奋而诱发所需要的肌肉收缩
B.适用于中枢神经损伤,治疗按神经发育顺序进行,利用正常的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来调节肌张力及诱发正确的运动模式,同时抵制过强的肌张力和错误运动模式
C.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利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应治疗偏瘫
D.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和成人
E.是神经肌肉再训练的方法,用于肌无力、主动运动困难、中枢性运动障碍、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
131.Brunnstrom 方法 答案:C
132.Rood 方法 答案:A
133.Bobath 方法 答案:B
134.PNF 方法 答案:E
(135 ~ 138 题共用备选答案)
A.检查注意障碍
B.检查记忆障碍
C.检查失认症
D.检查失用症
E.检查执行功能障碍
135.检查者举起两个手指时,患者举起一个手指;当检查者举起一个手指时,患者举起两个手指 答案:E
136.检查者出示 4 张图形卡片,受试者看 30秒后将图卡收起或者遮盖,立即要求受检者将图案默画出来 答案:B
137.检查者备好蜡烛、火柴,请患者立起蜡烛,用火柴点燃,再吹灭火柴,该方法用来检查 答案:D
138.检查者以每秒 1 个字的速度,以普通的音调读一系列无序的无意义文字,让患者听到“A”字时拍一下桌子来表示答案:A
(139 ~ 140 题共用备选答案)
A.修改接受腔
B.弹力绷带包扎
C.紫外线治疗
D.关节松动术
E.肌力训练
139.残肢出现溃疡时 答案:C
140.残肢膝关节屈曲挛缩时 答案:D
(141 ~ 142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访谈法
B.观察法
C.评估法
D.询问法
E.自我报告法
141.由患者自行在量表上评分,然后交给评估者,这种 QOL 评定方法为 答案:E
142.由评估者按量表项目通过观察患者表现予以评分,称为答案:B
(143 ~ 145 题共用备选答案)
A.Broca 失语
B.Wernicke 失语
C.经皮质性失语
D.传导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143.以“鹦鹉学舌”为典型表现的失语是答案:C
144.以“答非所问”为典型表现的失语是答案:B
145.以“电报式简语”为典型表现的失语是答案:A
(146 ~ 147 题共用备选答案)
A.< 50
B.< 70
C.< 90
D.> 100
E.> 120
146.低能者智商为 答案:A
147.智力优秀者智商为 答案:E
(148 ~ 14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等速拍击试验
B.“A”无意义文字测验
C.划销试验
D.连减和连加的测试
E.反应时检查
148.以下用来测查注意广度的检查是答案:D
149.以下用于测查觉醒程度的项目是答案:A
(150 ~ 152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80% 以上
B.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70%
C.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60%
D.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50%
E.相当于最高心率的 40%
150.大运动量 答案:A
151.中运动量 答案:B
152.小运动量 答案:C
(153 ~ 154 题共用备选答案)
A.关节炎
B.睑腺炎
C.压疮
D.红斑狼疮
E.神经炎
153.红外线禁用于 答案:B
154.紫外线禁用于 答案:D
(155 ~ 156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内深部出血
C.脑内浅部出血
D.脑室内出血
E.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155.血肿位于白质,而皮质无明显病灶,多见于老年人,少数可液化成囊肿答案:B
156.可由脉络丛损伤所致,有颅内压增高、高热及昏迷 答案:D
(157 ~ 15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最轻型颅脑损伤
B.轻型颅脑损伤
C.中型颅脑损伤
D.重型颅脑损伤
E.特重型颅脑损伤
157.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13 ~ 15 分,伤后意识障碍在 20 分钟以内答案:A
158.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3 ~ 8 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在 6 小时以上 答案:D
159.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9 ~ 12 分,伤后意识障碍 20 分钟~ 6 小时 答案:C
(160 ~ 161 题共用备选答案)
A.弱量
B.微量
C.中等量
D.强量
E.极量
160.使肌肉出现强直收缩的感应电流的治疗剂量为 答案:D
161.使肌肉出现微弱收缩的感应电流的治疗剂量为 答案:C
(162 ~ 165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红外线疗法
B.紫外线疗法
C.超短波疗法
D.毫米波疗法
E.石蜡疗法
162.属于传导热的疗法是 答案:E
163.属于辐射热的疗法是 答案:A
164.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疗首选答案:C
165.甲沟炎早期浸润期首选 答案:B
(166 ~ 16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视神经病变
B.视束病变
C.视交叉中部病变
D.视放射部分病变
E.枕叶病变
166.对侧同向象限偏盲有黄斑回避答案:E
167.同侧全盲 答案:A
168.对侧同向象限偏盲 答案:D
169.对侧同向偏盲 答案:B
(170 ~ 171 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改良 Ashworth 量表
B.综合痉挛量表
C.内收肌肌张力分级
D.痉挛频率量表
E.痉挛的阵挛评分
170.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评定上肢优于下肢的痉挛评定量表是 答案:A
171.评定内容较为全面、主要用于下肢痉挛的评定量表是 答案:B
(172 ~ 173 题共用备选答案)
A.L1 ~ L3 损伤
B.C6 ~ C8 损伤
C.T6 ~ T12 损伤
D.C3 ~ C5 损伤
E.L4 以下损伤
172.治疗性步行用于 答案:C
173.社区功能性行走用于 答案:E
(174 ~ 175 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肌张力增高
B.膝腱反射亢进
C.全身不自主运动
D.可见齿轮征
E.可见折刀征
174.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特征是答案:C
175.强直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特征是 答案:D
【X 型题】
答题说明(176 ~ 200 题):下列 A、B、C、D 4 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你根据题意,有几个正确选项,便在答题纸上将相应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6.癌症患者活动功能康复目的包括
A.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挛缩
B.增强肌力,预防病程性骨折的发生
C.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D.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答案:ACD
177.脑挫裂伤容易发生于
A.额叶眶面
B.额极
C.颞极
D.颞叶底面
答案:ABCD
178.对患者而言康复评定的意义有
A.增进患者对自身参与日常生活能力的了解
B.提供新的发病率资料
C.帮助患者理解治疗目标
D.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
答案:AC
179.摄食过程评价以下阶段
A.先行期
B.准备期
C.口腔期
D.咽部期
答案:ABCD
180.关于肌肉的收缩形式正确的是
A.等长收缩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
B.等长收缩时,肌肉作用的物体未发生位移,所以未对物体做功
C.等长收缩只有长度的变化而无张力的改变
D.肌肉等张收缩时有关节的运动,所以它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ABCD
181.精致型肌张力检查的内容包括
A.肌肉形态
B.姿势
C.软硬度
D.关节伸展度
答案:ACD
182.运动再学习技术治疗原理包括
A.脑损伤后功能恢复原理
B.限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
C.强调反馈
D.反射抑制性技术
答案:ABC
183.Bobath 法的基本手法有
A.抑制性手法
B.控制关键点
C.反射性手法
D.感觉刺激
答案:ABCD
184.脑外伤后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中,属于外部策略的是
A.时间表
B.首词记忆
C.视觉提示
D.视意象
E.环境简化
答案:ACE
185.不属于原始反射的是
A.觅食反射
B.握持反射
C.矫正反射
D.保护性伸展反射
答案:CD
186.下列哪些情况说明脊髓休克已结束
A.球海绵体反射阳性
B.肛门指诊时可触及肛门括约肌收缩
C.损伤水平以下出现任何感觉
D.损伤水平以下肌张力升高
答案:ABCD
187.预防脊髓损伤后的深部静脉血栓的方法是
A.避免在下肢静脉输液
B.下肢被动运动
C.下肢温水浸浴
D.序贯性气压带压迫
答案:ABD
188.有关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预后正确的是
A.C1 ~ C2 脊髓损伤的患者需长期用人工呼吸器
B.C4 损伤患者可用上肢支具写字
C.C8 损伤患者大部分生活可自理
D.T12 损伤患者可达到治疗性步行
答案:BCD
189.小儿脑性瘫痪按运动障碍性质可分为
A.痉挛型
B.共济失调型
C.手足徐动型
D.混合性
答案:ABCD
190.颈椎牵引不适宜 444
用于
A.严重颈椎失稳
B.交感型颈椎病急性期
C.脊髓严重受压
D.椎动脉扭曲
答案:ABC
191.放松时可出现的肌电图电位有
A.纤颤电位
B.正锐波
C.束颤电位
D.复杂重复放电
答案:ABCD
192.完全失神经曲线是
A.平滑曲线
B.无弯折
C.最短反应时至少在 1 毫秒以上
D.时值可达 30 ~ 50 毫秒
答案:ABCD
193.属于本体感觉失调的是
A.顽固、偏执、不合群、孤僻
B.对小伤特别敏感,依赖他人过度照料
C.吃饭常掉饭粒,控制不住口水
D.懒惰、行动慢、做事没有效率
答案:CD
194.属于肌肉自身因素导致肌源性挛缩的是
A.外伤性挛缩
B.炎症性挛缩
C.变性性挛缩
D.缺血性挛缩
答案:ABCD
195.治疗性步行
A.可用 KAFO 或拐杖
B.可在室外行走
C.无功能价值
D.能预防并发症
答案:AC
196.在对肌张力低下的患者进行感觉刺激时,可利用拍打等手法来提高肌肉收缩的兴奋性,但是需要避免
A.诱发广泛的联合反应
B.诱发拮抗肌的痉挛
C.引起关节畸形
D.患者失去平衡
答案:AB
197.关于床上坐位正确的是
A.原则上不主张半坐卧位,因半坐卧位会加重躯干屈曲,激活下肢伸肌痉挛
B.首先保持患者躯干端正,用大枕头垫于身后
C.使髋关节屈曲 90°
D.将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或枕垫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答案:ABCD
198.骨折后肢体从非使用性运动过渡到正常运用,应具备的条件是
A.骨愈合
B.伤口愈合
C.足够的肌力
D.外固定器
答案:AC
199.髂胫束摩擦综合征时
A.膝部外侧弹响
B.股骨外上髁部压痛
C.股骨大粗隆处弹响
D.X 线一般无异常表现
答案:ABD
200.肌力训练时,应遵循的训练原则包括
A.阻力原则
B.超量恢复原则
C.无超量恢复原则
D.超低负荷原则
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