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考试大纲
第一节 古 代 汉 语
一、 音韵
(一) 音韵学基本概念
1畅关于反切的概念
(1) 什么叫反切 (2) 反切的方法 (3) 音和切与类隔切
2畅关于声母方面的概念
(1) 什么叫字母 (2) 守温三十字母 (3 ) 传统三十六字
母 (4) 五音、 七音、 九音 (5) 清浊
3畅关于韵母方面的概念
( 1 ) 韵母、 韵、 韵目、 韵类、 韵部 ( 2 ) 阴声韵、 阳声韵、
入声韵 (3) 阴阳对转和旁转
(二) 上古声韵系统
1畅叶音说
(1) 什么是叶音说 (2) 陈第对叶音说的批判
2畅上古韵部
(1) 顾炎武的上古韵部研究 (2) 清代主要的古韵学家及审音派和考古派 (3) 王力的上古三十韵部 (4 ) 建立上古韵部的方法
3畅上古声母
(1) 钱大昕的上古声母研究: 古无轻唇音、 古无舌上音 (2) 王
力的上古三十三声母
4畅上古声调
(1) 四声一贯说 (2) 古有四声说 (3 ) 古无去声说
(4) 古无上去二声说 (5) 王力的四声说
(三) 枟广韵枠与平水韵
1畅枟广韵枠
(1) 枟广韵枠的由来 (2) 枟广韵枠的体例 (3) 枟广韵枠的性质 ( 4 ) 枟 广韵枠 的声韵系统: 陈澧分析枟 广韵枠 声韵的方法;枟广韵枠的声类、 声母、 韵类、 韵母。
2畅平水韵
(1) 什么叫平水韵 (2) 平水韵与枟切韵枠 、 枟广韵枠的关系
(3) 平水韵的用处
(四) 诗词格律
1畅近体诗的格律
(1) 用韵 (2) 平仄 ① 平仄句式 ② 黏对 ③ 孤平和拗救 (3) 对仗
2畅词律
(1) 词与诗的关系 (2) 词的分类 (3 ) 词牌和词谱
(4) 词的用韵 (5) 词的平仄 (6) 词的对仗
二、 文字
(一) 汉字的构造
1畅传统的六书说
(1) 传统六书的名称和次序及许慎对六书的解释 (2) 六书的作用和意义
2畅没有表音成分的表意字
(1) 象形字 (2) 指事字
3畅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1) 形声字 (2) 形符和声符
4畅形符与枟说文枠部首
( ) 会意字
( ) 形符与声符的位置
(1) 形符与枟说文枠 部首的关系 ( 2 ) 枟说文枠 部首与检字法部首
5畅掌握汉字结构的作用
(1) 理解词义 (2) 掌握上古音 (3) 减少错字
(二) 汉字形体的演变
1畅甲骨文
(1) 什么是甲骨文 (2) 甲骨文的特点
2畅金文
(1) 什么是金文 (2) 金文的特点
3畅六国文字
(1) 什么是六国文字 (2) 六国文字的特点
4畅秦系文字
(1) 什么是秦系文字 (2) 小篆的特点
5畅隶书
(1) 什么是隶书, 古隶和今隶的区别 (2) 隶书取代小篆的
意义以及隶书的特点
6畅楷书
(三) 假借字 古今字 异体字
1畅假借字
(1) 无本字的假借字 (2) 通假与通假字 (3 ) 关于后起本字
2畅古今字
(1) 由假借产生的古今字 (2 ) 由引申产生的古今字
(3) 今字的构成方式
3畅异体字
(1) 什么是异体字 (2) 异体字形体的差别 (3) 异体字是历史的产物
三、 词汇
(一) 字和词
1畅字和词的关系
2畅确定词的依据
(1) 一个字的两个意义联系密切但读音不同是两个词 (2) 一个字的两个读音相同但意义相差甚远是两个词 ( 3 ) 一个字意义联系密切读音也相同是一个词 (4) 意义相同读音稍别的不同字形的联绵字是一个词 (5) 字形是确定词的重要参考
(二) 词义的构成
1畅什么是词义
2畅词义的构成
(1) 共时构成 ① 从词义的数目看 ② 从词义的性质看 A畅理性意义 B畅非理性意义 a畅隐含意义 b畅社会意义 c畅感情意义
d畅借代意义 e畅风格意义 ③ 从词义的内部构成看 (2) 历时构成
(三) 古今词义的异同
1畅古今词义异同的表现
(1) 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2)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3 )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2畅古今词义不同的原因
(1) 词义的扩大 (2) 词义的缩小 (3) 词义的转移 ① 范围的转移 ② 感情色彩的转移 ③ 词义轻重的转移
3畅古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畅什么叫本义, 什么叫引申义
2畅怎样识别词的本义
(1) 通过字形分析词的本义 (2) 通过字形分析词的本义应注意的问题
3畅词义引申的方式和基本规律
(1) 词义引申的方式 ① 直接引申 ② 间接引申 (2 ) 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 ① 从个别到一般 ② 从具体到抽象
4畅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作用
(五) 同义词 反义词
1畅同义词
(1) 什么是同义词 (2) 同义词形成的途径 ① 方言进入通语形成同义词 ② 新产生的词与旧有词形成同义词 ③ 某词新产生的词义与旧有词形成同义词 ④ 受社会思想影响形成的同义词
(3) 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之间存在的差别 ① 应用范围不同 ② 词义轻重程度不同 ③ 感情色彩不同 ④ 语法功能不同辨析同义词的有关术语
2畅反义词
(1) 什么是反义词 (2) 反义词的分类 ① 互补关系 ② 两极关系 ③ 反向关系 (3) 研究反义词的作用 ① 帮助准确理解词义 ② 帮助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3畅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关系
(1) 重合与对立 (2) 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
(六) 同源词
1畅同源词研究的历史
(1) 以声音推求语源的初起 (2) 汉末刘熙的枟释名枠 (3) 近代章炳麟的枟文始枠 (4)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枟汉语的词族枠 (又译作枟汉语词类枠 ) (5) 王力的枟同源字典枠
2畅什么叫同源词
3畅确定同源词的标准
(1) 声音相同或相近 (2) 意义相同或相关 (3) 有同一来源
4畅同源词与同源字
(1) 什么是同源字 (2) 同源字与同源词的关系
5畅研究同源词的意义
(1) 看出词义之间的联系 (2) 加深对词的本义的理解
四、 语法
(一) 词类及其活用
1畅词类
(1) 什么是词类 (2) 划分词类的标准 (3) 古汉语的词类
2畅词类活用
(1) 词的兼类与活用 ① 词的兼类 ② 词类的活用 ③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 词类活用的具体情况 ①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
词、 使动、 意动 ②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意动及一般动词 ③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 动词活用作名词 ⑤ 数词活用作动词 ⑥ 不改变词类的不同用法 A畅动词用作使动 B畅名词用作状语
(二) 称数法
1畅数词的实指
2畅零数的表示
3畅零位的表示
4畅序数的表示
5畅分数的表示
6畅倍数的表示
7畅概数的表示
(三) 词序
1畅代词宾语前置
(1) 代词宾语无条件前置 (2)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 宾语前置后用代词复指 (4)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① 前置条件② 先秦前置与否已共存
2畅数词的位置: 动词前、 作谓语
(四) 几种主要句法结构及其发展
1畅先秦就有而后代变化不大的句法结构
(1) 连动式 (2) 递系式(兼语式)
2畅汉代以后才产生的句法结构
(1) 使成式及发展 (2) 处置式及发展
3畅先秦已有, 后代又不断发展的句法结构
(1) 能愿式 ① 表示可能 ② 表示意志 (2) 被动式 ① 为字句、 为……所句 ② 见字句 ③ 被字句 ④ “于” 字引进施事者
(五) 判断句及系词的形成
1畅判断句
(1) 什么叫判断句 (2 ) 判断句的主要形式 ① 谓语后加“也” ② 主语后加 “者” , 谓语后加 “也” ③ 主语后加 “者” ,谓语后不加 “也” ④ 主语后不加 “者” , 谓语后不加 “也”
(3) 判断句的灵活运用 ① 用判断句表示比喻 ② 用判断句说明原因 ③ 用判断句表达复杂内容 (4) 判断句的特点 ① 先秦判断句不用系词 ② “为、 乃、 即、 维、 非” 不是系词 ③ 先秦“是” 字不是系词
2畅系词 “是” 的产生
(1) 系词 “ 是” 由指示代词 “ 是” 发展 而来 ( 2 ) 系词“是” 产生的时代 ① 系词 “是” 产生在西汉中期 ② 魏晋以后在口语中完成 (3) 系词句的主要标志 ① 句末不用 “也” 字 ② 系词 “是” 可以被副词修饰 ③ 系词 “是” 前可以加否定词 “不”
(六) 代词
1畅人称代词
(1) 第一人称代词 (2) 第二人称代词 (3) 第三人称代词
2畅指示代词
(1) 近指代词 (2) 远指代词 (3) 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诸
3畅疑问代词
(1) 指人的疑问代词: 谁、 孰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 奚、 曷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恶、 安、 焉
4畅无定代词 “或” 、 “莫”
(1) 肯定性的无定代词: 或 (2) 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莫
5畅辅助性代词 “者” 、 “所”
(1) “者” 字结构及用法 (2) “所” 字结构及用法
(七) 介词 连词
1畅介词
(1) “於(于) ” 的主要用法 (2) “以” 的主要用法 (3)“为(w è i) ” 的主要用法
2畅连词
(1) 而 (2) 之 (3) 以 (4) 则 (5) 虽
(八) 语气词1畅句首、 句中语气词
(1) 夫 (2) 其 (3) 惟(维、唯) (4) 也
2畅句尾语气词
(1) 也 ( 2 ) 矣 ( 3 ) 哉 ( 4 ) 乎 ( 5 ) 与( 欤) 、邪(耶)
五、 古籍阅读
(一) 古书的句读和标点
1畅句读标点的重要性
2畅造成句读标点错误的原因
(1) 不了解古汉语词义和古代文化常识 (2 ) 不了解古汉语语法 (3) 不了解古汉语音韵
(二) 古书的旧注
1畅给古书作注是语言发展的产物
2畅古书注解的类型
(1) 注疏 (2) 集解 (3) 章句
3畅古书注解的内容
(1) 解释词义 (2) 注出音读 (3) 串解句意 (4) 说明语法 (5) 通释全章大意
4畅古书注解中常用的术语
(1) 曰、 为、 谓之 (2) 谓 (3) 貌、 之貌 (4) 犹
(5) 之言、 之为言 ( 6 ) 读曰、 读为 ( 7 ) 读若、 读如
(8) 如字 (9) 辞、 语辞、 语助 (10) 不辞
(三) 古书的今注今译
1畅古书今注的原则
(1) 充分利用旧注, 又不迷信旧注 (2 ) 新注要简明准确,避免烦琐庞杂
2畅新注的主要内容
(1) 解释字句 ( 2 ) 注出僻字音读 ( ) 3 注明通假
(4) 避免二说并存兼通 (5) 注清人名、 地名、 事件等
3畅古书今译的要求
(1) 译文要忠于原文, 传译原文神韵 (2) 译文要通畅, 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第二节 现 代 汉 语
一、 绪论
(一) 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1畅普通话的定义
2畅普通话的形成过程
(二) 汉语主要方言的分布概况
(三) 现代汉语规范化
1畅规范化的意义
2畅规范化的内容
二、 语音
(一) 语音概述
1畅语音的划分
2畅记音符号
(二) 语音的性质
1畅语音四要素
2畅发音和发音器官
3畅语音的社会属性
(三) 元音和辅音
1畅元音的性质
2畅普通话的元音
3畅辅音的性质
4畅普通话的辅音
(四) 声母
1畅声母的分类
2畅普通话声母与方言声母比较
(五) 韵母
1畅韵母的分类
2畅四呼
3畅普通话韵母与方言韵母比较
4畅合辙押韵
(六) 声调
1畅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2畅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3畅古今调类比较
4畅声调辨正
5畅据普通话读音判别古入声字
(七)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1畅音节构成方式及特点
2畅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3畅声调和声母、 韵母的配合关系
(八) 儿化和变调
1畅儿化
2畅变调
3畅其他音变
(九) 轻重音和语调
1畅轻音
2畅词重音
3畅语调
(十)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
1畅字母和音位
2畅音位的归纳
3畅普通话的元音音位
4畅普通话的辅音音位
5畅声调音位
6畅字母拼写规则
(十一) 语音规范化问题
1畅异读词的规范化问题
2畅轻音和儿化的规范问题
三、 文字
(一) 汉字的特点
(二) 汉字的结构
1畅独体字和合体字
2畅部件
3畅笔画
4畅形旁, 声旁, 记号
5畅形声字
6畅会意字
7畅记号字
(三)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1畅汉字的简化
2畅汉字的整理
(四) 汉字的定量、 定音、 定序
1畅汉字的定量
2畅汉字的定音
3畅汉字的定序
四、 词汇
(一) 词
1畅什么是词
2畅语素和词
3畅字和词
4畅词的语音形式
(二) 词的构造
1畅单纯词
2畅合成词
3畅简称
(三) 词义和语素义
1畅词义
2畅词的附属色彩
3畅语素义
4畅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四) 多义词和同音词
1畅词在上下文中意义的变化
2畅义项
3畅多义词和单义词
4畅本义、 基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5畅同音词
6畅同音词的来源及其与多义词的区别
(五) 同义词、 反义词、 上下位词
1畅同义词的类型和来源
2畅同义词的辨析
3畅同义词的作用
4畅反义词
5畅上下位词
(六)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1畅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2畅古语词
3畅新词
4畅方言词
5畅术语、 行业语
6畅外来词
(七) 熟语
1畅成语
2畅谚语
3畅歇后语
4畅惯用语
(八) 词典
1畅词典的类型
2畅词的释义
3畅词典的编排
五、 语法
(一) 语法概述
1畅语法的性质和作用
2畅四种语法单位
(1) 语素 (2) 词 (3) 词组 (4) 句子
(二) 词组及其类型
1畅偏正结构
2畅述宾结构
3畅述补结构
4畅主谓结构
5畅联合结构
6畅复杂词组
(三) 词类
1畅名词
2畅动词
3畅形容词
4畅状态词
5畅区别词
6畅数词
7畅量词
8畅代词
9畅副词
10畅介词
11畅连词
12畅助词
13畅语气词
14畅感叹词
15畅拟声词
(四) 句子
1畅什么是句子
2畅句子分类
(1) 按语法结构分类 (2) 按句子的功用分类
(五) 主语和谓语
1畅作主语的成分
2畅作谓语的成分
3畅施事和受事
(六) 述语和宾语
1畅述语和宾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2畅作述语的成分
3畅作宾语的成分
4畅真宾语和准宾语
5畅施事宾语
6畅处所宾语
7畅双宾语
(七) 述语和补语
1畅作述语的成分
2畅补语的性质和类别
3畅结果补语
4畅趋向补语
5畅可能补语
6畅程度补语
7畅介词结构作补语
(八) 定语和状语
1畅定语和状语的区分
2畅作定语的成分
3畅作状语的成分
4畅修饰语的层次和次序
(九) 复谓结构
1畅连谓结构
2畅递系结构
3畅连锁结构
(十) 句法里的歧义现象
1畅因构造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
2畅因句法关系(显性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
3畅因语义关系(隐性语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现象
(十一) 复句
1畅什么叫复句
2畅复句分类
(1) 表示联合关系的复句 (2 ) 表示偏正(主从)关系的复句
(3) 多重复句及其分析
(十二) 语气
1畅陈述语气
2畅疑问语气
3畅祈使语气
4畅感叹语气
(十三) 倒装 插说 复指
1畅倒装
(1) 倒装的类型 (2) 产生倒装的原因 (3) 倒装句的特点
2畅插说
(1) 什么是插说 (2) 插说成分的分布
3畅复指
(1) 称代复指 (2) 同位复指
(十四) 虚词
1畅把
3畅对, 对于
4畅在……上 /下
5畅比
6畅连
7畅和 /跟 /同 /与
8畅或者 /还是
9畅何况 /况且
10畅虽然 /尽管 /固然
11畅不管 /尽管
12畅因为 /由于
13畅进而 /从而
14畅否则
(十五) 常见的语法错误
1畅残缺
2畅赘余
3畅词语位置安放失当
4畅杂糅
(十六) 检查语法错误的两种方法
1畅类比法
2畅简缩法
第四章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大纲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 绪论
(一) 古文献学及古文献学史概念
(二) 中国古文献学史的特点
(三) 中国古文献学史的分期
二、 先秦古文献学
(一) 夏商周时代文献典籍的产生、 保存和整理
(二) 我国古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1畅孔子与五经的关系
2畅孔子的古文献学观点与方法
(三) 孔子后学与古文献整理
(四) 先秦诸子与古文献学
1畅墨子
2畅荀子
3畅韩非子
(五) 秦始皇焚书坑儒及其对先秦文献流传的影响
三、 两汉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思想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
2畅先秦文献典籍在汉代的流传与整理
3畅经今古文学
4畅纬学与纬书
(二) 董仲舒
(三) 司马迁
(四) 刘向、 刘歆
(五) 王充
(六) 许慎
(七) 郑玄
四、 魏晋南北朝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2畅魏晋玄学的产生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3畅汉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4畅古书四部分类的确立及经史子集各类书的整理概况
(二) 何晏、 王弼
(三) 王肃
(四) 杜预
(五) 本时期的史书注家
(六) 颜之推
五、 隋唐五代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2畅在思想上儒、 佛、 道并重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3畅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4畅本时期四部书的整理概况
5畅壁经、 石经及雕版刻经
(二) 陆德明
(三) 孔颖达、 贾公彦等与诸经注疏
(四) 颜师古
(五) 枟文选枠注家李善及 “五臣”
(六) 刘知几
(七) 司马贞、 张守节
六、 宋辽金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2畅宋代疑辨之风的兴起和蔓延
3畅宋代思想学术流派与古文献学的关系
4畅语言文字学的成就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5畅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
(二) 欧阳修
(三) 王安石
(四) 郑樵
(五) 洪迈
(六) 朱熹
(七) 王应麟
(八) 王若虚
七、 元明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2畅思想、 学术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3畅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4畅校刻古书改窜之风的兴起
5畅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
(二) 胡三省
(三) 王守仁
(四) 杨慎、 焦竑、 陈第
(五) 宋濂、 梅、 胡应麟
(六) 方以智
八、 清及近代古文献学
(一) 概述
1畅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2畅本时期古文献学的特点与分期
3畅本时期古文献学在各个方面的成就
4畅本时期经史子集各类古文献的整理概况和主要成果
(二) 顾炎武
(三) 黄宗羲、 王夫之
(四) 阎若璩、 胡渭、 姚际恒
(五) 惠栋
(六) 钱大昕
(七) 戴震
(八) 段玉裁
(九) 王念孙、 王引之
(十) 卢文弨、 顾广圻
(十一) 章学诚、 崔述
(十二) 龚自珍、 魏源、 康有为
(十三) 俞樾、 孙诒让
(十四) 章炳麟、 王国维
第二节 校 勘 学
一、 校勘、 校勘学及相关概念
(一) 校勘与校勘学
1畅什么是校勘
2畅校勘的功用
3畅校勘的根本原则
4畅校勘学
(二) 校勘与校对
(三) 校勘与校雠
1畅“校雠” 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2畅校勘与 “校雠” 的关系
二、 校勘的历史发展及校勘学的形成建立
(一) 校勘的发展是校勘学建立的基础
(二) 先秦时期有关校勘的记载
(三) 西汉刘向开创校勘规程
1畅刘向校勘工作的内容
2畅为什么说刘向开创校勘规程
(四) 汉末学者的校勘业绩
(五) 南北朝时期校勘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及校勘独立发展的趋向
1畅北齐颜之推枟颜氏家训· 书证枠篇
2畅陈、 隋间陆德明的枟经典释文枠
(六) 宋代校勘发展的新特点
1畅宋代较著名的校勘专著
2畅宋代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
(七) 元明时期的校勘状况
(八) 清代校勘学的形成
1畅著名学者
2畅校勘专著和与校勘有关的重要著作
3畅清代校勘学形成的主要原因
(九) 近代校勘学的建立
三、 古籍的基本构成和校勘的根本原则
(一) 古籍的基本构成
(二) 经典古籍的复杂重叠构成
(三) 一般古籍的简单重叠构成
(四) 古籍构成的层次辨析
四、 校勘的一般方法和考证的科学依据
(一) 校勘的一般方法
(二) 陈垣的四种校勘方法
1畅对校
2畅本校
3畅他校
4畅理校
(三) 校勘的考证必须有科学的依据
1畅校勘考证的范围
2畅内证和外证
(四) 校勘考证的理论依据
1畅关于文献古籍的理论
2畅关于语言文字的理论
3畅关于所校勘古籍的专业知识理论
(五) 校勘考证的材料依据
1畅古本旧本
2畅古注旧疏
3畅他书资料
4畅甲骨金石碑刻文物资料
五、 致误原因与校勘通例
(一) 异文和疑误
1畅异文
2畅疑误
(二) 校勘通例
校勘通例即对致误原因和错误类别的归纳。
1畅误字通例
2畅脱文通例
3畅衍文通例
4畅倒文通例
六、 校勘实践的具体方法步骤
(一) 准备工作
1畅了解基本构成和流传情况
2畅搜集版本, 分析源流, 归纳系统
3畅选择底本和参校本
4畅了解基本内容和结构体例
5畅了解基本文体和语言特点
6畅搜集他书材料, 汲取前人成果
(二) 具体校勘
1畅对校各本, 列出异文, 发现疑误
2畅分析异文, 解决疑误, 审定正误
七、 校勘成果的体现
总体要求: 出校精要, 校记扼要, 叙例简要。
(一) 出校的原则
1畅衡量异文质量的标准
2畅疑误的出校原则
(二) 校改的方式
1畅照录底本, 注记正误
2畅择善而从, 无本不改
(三) 校记的要求
1畅校记的语言
2畅校记的形式
(四) 叙例的撰写
1畅叙例
2畅完整的叙例应具备的内容
3畅常用的叙例结构
第三节 古籍版本学
一、 古籍版本学基础知识
(一) 古籍版本学的定义
(二) 何谓 “善本”
(三) 版本学有关名词术语
1畅单页古书的版式结构
2畅古书的外形结构
3畅其他名称
4畅古书版本的类别
二、 书册制度的演变
(一) 图书简史
1畅甲骨文
2畅金文
3畅简策
4畅帛书
5畅石经
(二) 纸的发明及古书用纸的演变
1畅纸的发明
2畅古书用纸的演变
(三) 纸书装帧形式的演变
1畅卷轴装
2畅旋风装
3畅经折装
4畅梵夹装
5畅蝴蝶装
6畅包背装
7畅线装
三、 印刷发展史
(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二)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1畅毕昇与泥活字
2畅各种活字印刷的发展
四、 历代刻书状况及特点
(一) 宋代刻书
1畅官刻
2畅家刻
3畅坊刻
4畅刻书特点
(二) 元代刻书
1畅兴文署本
2畅书院本
3畅家刻
4畅坊刻
5畅刻书特点
(三) 明代刻书
1畅经厂本
2畅南北监本
3畅藩刻本
4畅书帕本
5畅家刻
6畅坊刻
7畅刻书特点
(四) 清代刻书
1畅武英殿本
2畅官书局本
3畅家刻
4畅刻书特点
五、 古籍版本学发展史略
(一) 版本学萌芽
(二) 版本学各大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1畅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2畅宋代
3畅元明
4畅清代
(三) 版本学的总结
1畅现代
2畅当代
六、 古籍版本学基本技能
(一) 版本鉴定
1畅基本方法
2畅活字印本的鉴别
(二) 版本考订
1畅基本方法
2畅考订成果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古籍目录学
一、 古籍目录分类的沿革
(一) 枟七略枠的分类
(二) 四部分类法的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变化
1畅四部分类法的初创
2畅四部分类法与枟七略枠分类法的并行
(三) 四部分类法确立了在图书分类领域中的正统地位
1畅枟隋书· 经籍志枠与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2畅枟四库全书总目枠是四部分类法的集大成者
3畅枟四库全书总目枠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矛盾
二、 历代重要的古籍目录的性质、 特点
(一) 汉代的目录编制
1畅枟七略枠
2畅枟汉书· 艺文志枠
(二) 枟隋书· 经籍志枠
(三) 宋代的目录
1畅宋代政府藏书目录
2畅宋代的枟国史· 艺文志枠
3畅宋代的私人藏书与私人藏书目录
(四) 枟四库全书总目枠
1畅枟四库全书总目枠的学术特点
2畅枟四库全书总目枠的学术影响
三、 古籍目录的类别及特点
(一) 古籍目录的体例
1畅部类有序, 书目下有解题
2畅部类有序, 书目下无解题
3畅部类无序, 书目下无解题, 只记书名
(二) 古籍目录的体制
1畅政府藏书目录
2畅史志目录
3畅私人藏书目录
(三) 古籍目录的性质
1畅综合目录
2畅专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