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目 录
考 试 大 纲
第一编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 …………………………………………… 1
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 1
第二章 政治文化 ………………………………………………………… 2
第三章 国家 ……………………………………………………………… 4
第四章 政党与政治社团 ……………………………………………… 5
第五章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 7
第六章 政治参与 ………………………………………………………… 8
第七章 政治发展 ……………………………………………………… 10
第二编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12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 12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4
第三章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及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探索…… 16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17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 …………………………………………………… 20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 …………………………… 20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邓小平理论………………………… 23
第四编 国际政治……………………………………………………………… 27
第一章 导 论 ………………………………………………………… 27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 28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 ……………………………… 29
第四章 国际政治中的非国家行为主体 …………………………… 31
第五章 外交政策 ……………………………………………………… 32
第六章 国际政治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 33
考试大纲
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学
一、 政治的概念
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系统化过程。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资源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资源的分配是一种博弈。 在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原理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具有以下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
三、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主要包括作为政治学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政治学在中外发展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政 治 权 力
一、 政治权力的概念
政治权力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它具有以下性质:第
一,强制性;第二,专业性;第三,自主性。
二、 政治权力的类型
主要包括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和人格型权力。
三、 政治权力的基础
主要指物质基础、知识基础、动机和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第二章 政 治 文 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内涵
一、 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公民对政治对象的认识、情感和评判。 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影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级性;政治文化具有结构性。
二、 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作为支持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几乎作用于政治体系的方方面面。
第二节 意 识 形 态
一、 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认知体系,是某一团体对世界的认识(不管是准确的,还是扭曲的);第二,意识形态与个人、集体的行为有着密切联系,是行动的思想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现实性,总体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依赖性。
二、 意识形态的功能
政治功能。 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利与弊。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滞后的意识形态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
一、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特点:第一, 互动性。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 第二, 创新性。 政治社会化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三, 持续性。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 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与功能
媒介包括家庭、学校、传媒、工作场所、选举活动和政治组织。 功能在于稳定政治制度和社会、延续政治文化。
第三章 国 家
第一节 国 家 理 论
一、 国家观的发展
主要有社会契约说、国家暴力说、国家要素说等。
二、 国家的本质
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详细地考察了国家的起源,指出了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维护在经济上居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三、 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是政府制定并实施政策和执法的能力特别是干净的、透明的执法能力。 国家构建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国家构建分为两个层面:国家体制的运作范围以及国家体制的能力强弱。 前者是指政府施政范围与功能,后者则是政策执行的效能与力量。 这两个层面的交集代表着国家的强弱程度。 国家能力主要由五个方面的相互交织、互为条件的能力构成:资源提取的能力、经济调控的能力、合法化的能力、社会管理和一体化能力、服务能力。
四、 国家的类型
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分类,包括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资本主义国家中又分为自由民主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国家和威权主义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一、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理解君主制制度、共和制制度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概念。
二、 国家的结构形式
主要指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有单一制和联邦制。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的单一制制度。 在我国大陆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单一制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三节 国 家 机 构
一、 国家机构设置的原则
三权分立理论和议行合一理论对政治体制设置的意义。
二、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在不同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的基本结构、职能。
四、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的类型:中国特色的行政制度、总统制、内阁制、混合型政府。 任何一种政府管理都离不开官僚制。 因此必须了解官僚制的含义、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的作用。
五、 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对于政治民主和法治的意义。
第四章 政党与政治社团
第一节 政 党 理 论
一、 政党的概念
政党即社会中一定阶级或阶级的活跃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 政党的类型
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将政党分为使命政党( missionaryparty)和掮客政党( broker party)。 按集权的程度来划分,可以将政党分为分权型政党与集权型政党两类。
三、 政党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政党的作用极为重要。 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整个社会的领导核心。 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是保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常运转的核心机制。 统观世界各国的政党,政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标制定、利益表达、动员和政治社会化、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第二节 政 党 制 度
一、 政党制度的含义
政党制度也叫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的
一种政治制度。 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政治统治的一种方法。 在这个意
义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实行某种政党制度。
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主要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主要有共产党一党专政制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第三节 政 治 社 团
一、 政治社团的含义
在西方,政治社团即利益集团,是与政党有密切联系且不能被忽视的政治力量。 利益集团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政治社团的作用
1. 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的作用
集中各种利益、政府的助手、制约政治权力。 利益集团的弊病。
2.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是社会利益分化的结果,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其特殊利益要求的工具。 发挥政治作用的形式是参政议政和政府助手。 作用是稳定社会和推动政治民主。
第五章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理论与本质
一、 政治统治的理论
主要包括精英统治理论、多元统治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政治统治的本质
国家产生的前提与目的,决定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实质上就是阶级统治行为,但不是统治阶级的一般行为,而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统治行为的内容集中表现在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过程与方式
一、 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每一种政治秩序建立后,统治阶级都要力图使这种秩序合法化或获得合法性。 在传统上,合法化的主要手段是意识形态。
二、 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统治中,合法性不仅来自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经济福利的实现。
三、 政治统治的类型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区分,主要有卡里斯马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第三节 政 治 管 理
一、 政治管理的含义
政治管理的范畴。 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二、 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 政治决策
1. 政治决策的含义
政治决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基本要素包括决策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等。
2. 决策科学化问题
主要是信息沟通体制和决策体制问题。
第六章 政 治 参 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含义
一、 政治参与的定义
政治参与的定义及构成政治参与的基本要素。
二、 政治参与的限度
古典民主主义的参与观和精英民主主义的参与观之间的争论。
三、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
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有投票、选举、主动接触和集团活动。 机制有政党、利益集团等。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制约因素
一、 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巨大影响及其表现。
二、 社会环境与社会地位
在构成社会环境的诸要素中,教育、职业、收入、年龄、种族、宗教信仰、性别和居住地,都与政治参与有关系。
三、 政治制度对政治参与的制约
政治平等与自由、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民的政治热情与态度。 在对政治参与有影响的所有的政治变量中,政党的影响是最大的。
四、 政治心理影响政治参与
人们参与政治是希望得到某些报酬。 心理变量指来自个体的性格特征(遗传与后天习得)和知识结构。 个性特征及知识结构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并由此而造成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一、 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
政治民主的发展有赖于政治参与,政治民主的正常运转也同样有赖于政治参与。
二、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政治参与导致政治不稳定的关键原因。
三、 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
西方社会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四、 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治参与从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最后发展到无产阶级社会的全社会的政治参与。 第二,政治参与由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再到全体人参与。 第三,政治参与行为方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再向多层化发展。
第七章 政 治 发 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概述
一、 政治发展的定义
政治发展实质是在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的变化发展。
二、 政治发展的表现形式
政治发展采取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即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在社会政治现实中,政治发展也表现为政治关系各种衍生形态的发展变化。
三、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特定经济社会关系基础上体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运动。
第二节 政治现代化
一、 政治现代化的概念与政治现代化的道路
亨廷顿关于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中国家道路。
二、 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
1. 革命的含义与政治革命的条件
·10·
革命的含义。 政治革命的条件要从主客观两个层次进行理解。
2. 政治改革的含义
对于政治改革的含义要综合各方面认识,同时要与政治革命进行比较。
第三节 政 治 民 主
一、 民主的含义
民主的语义考察。 基本的民主流派:古典民主主义、精英民主主义、多元民主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二、 政治民主的价值
理想主义和经验主义对于民主价值的分析。
三、 政治民主的基础
主要分析民主的经济基础和法制基础。
四、 政治民主的制度化类型
1.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是财产的私有制,政治制度上的多党制、选举制和代议制。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其基本内容: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第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阶段。 莫尔。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
二、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评价
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一、 近代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19 世纪 30—40 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特点。 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阶段推进到了科学阶段。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四、 《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思想。 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 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关于国家问题的理论。 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关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思想。 关于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理论。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 19 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新总结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要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 不发达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过渡到高级形式的社会。工人阶级与非无产阶级首先是劳动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建设没有剥削的新社会的重要条件。 民族独立是各民族和谐合作的必需条件。 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二、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
社会主义是科学,就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要防止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
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一、 列宁主义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列宁。 帝国主义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十月革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二、 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质。 20 世纪 20 年代末苏联领导层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后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及
其在国际上的推广
一、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其历史成就
苏联的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 社会主
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二、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弊病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这一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方面。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病。
三、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 16 国。苏联在国际上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推广,其效果和影响存在差异性。
第三节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
一、 20 世纪 50—8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0 世纪 50 年代初,南斯拉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率先冲破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赫鲁晓夫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的停滞。 匈牙利模式。“布拉格之春”。
20 世纪 50—8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历史局限性。
二、 苏联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东欧国家的剧变及其特点。 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及其“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
三、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苏联解体的原因错综复杂,必须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抓住关键,分清主次。 苏联解体大致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我们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在于苏联原有的模式积弊太深。 这并不是说苏联模式已经无药可救,而是说必须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改革,创造一种新的模式去代替旧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汲取以下三点主要历史教训: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要加快自身的改革,避免给西方的和平演变找到可以利用的突破口。
第三章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及主要
社会主义政党的新探索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理论。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 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 越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986 年的越共六大。 革新开放。 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越
南的经济革新措施。 越南的政治革新措施。 胡志明思想。
二、 老挝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老挝人民革命党。 老挝革新开放的政策与措施。
三、 朝鲜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朝鲜劳动党。 “主体思想”。 主体社会主义。 金日成。 金正日。先军政治。 冷战以来的朝鲜内政与外交变化。
四、 古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古巴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 菲德尔·卡斯特罗。 劳尔·卡斯特罗。 何塞·马蒂思想。
第三节 全球化浪潮下资本主义世界
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探索
一、 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全球化。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二、 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主要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
面对冷战后出现的新形势与新问题,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都结合各自面临的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有益的和积极的探索。冷战后,一批共产党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与滑坡之后逐渐稳定下来,并积极谋求发展,一些党在国内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还有所加强。有些党是国内议会中的第一大党或第二大党,有些党是国内重要的参政党,有些党长期在地方执政,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共产党通过艰苦努力成了国内的执政党。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 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 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
三、 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其他几个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
在冷战后时代,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除各共产党信奉的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有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政党的民族社会主义、红色绿党的生态社会主义等。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教训
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 共产党和多种社会主义政党成为世界政治舞台和许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社会主义初步显示了优越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搞好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如一地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必须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必须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主要教训
必须防止和反对“左”、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必须善于把理想和现实、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近期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必须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防止和反对大党大国主义。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
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标准来看,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科学技术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 从生产关系性质和阶级力量对比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
二、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新科技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济全球化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 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也给世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不断地创造着条件。
三、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
在当今这样一个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其中最突出的挑战包括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全球化的挑战、民主化的挑战、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社会民主主义的挑战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自身的挑战。
四、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战略
放弃战争引起革命的旧战略,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去争取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树立长期斗争的观念,把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看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放弃短期突进的“左”的观念。 放弃以某一国家为中心领导世界革命的观念,要立足于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调整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由对峙、对抗转向长期和平共处、对话、交流、合作、竞争,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在对外开放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立足于求同存异,联合各类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要区别对待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各种政党,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以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 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特点及革命的缘起。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初期斗争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民革命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一、 国共合作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及其内容。 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 国民革命的爆发与失败
五卅运动的意义。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高涨。 国民党右派集团的相继叛变和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土地革命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一、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方针的制定和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二、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基本思想的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和农村包围城市思想。 土地革命路线。 人民军队建军原则。
三、 “左”倾路线的危害和革命道路的历史性转折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意义。
四、 反抗日本侵略和争取第二次国共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确定。 西安事变和团结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初期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特点。 两条抗战路线和抗战初期的两个战场。
二、 相持阶段的抗战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斗争日本侵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党妥协投降的逆流。 反“扫荡”、整风和大生产运动。
三、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其成熟标志。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四、 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的内容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五节 全国解放战争
一、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争取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提出。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二、 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全面内战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自卫战争方针。 挫败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中共中央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确定。 第三条道路的破产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格局的形成。 三大战役。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 党的任务。
二、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
军事上完成大陆的解放。 政治上建立和健全地方各级人民政权。外交上积极发展同各国政府与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并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管理。
三、 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
力争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抗美援朝。
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五、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
一、 中共八大的召开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三、 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五、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中共九大。
二、 林彪、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林彪集团的覆灭。 江青集团篡党夺权阴谋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三、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 组织上进行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经济上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四、 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
中共十二大的内容和意义。 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展开。 中共十三大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十四大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十五大的内容和意义。 中共十六大的理论贡献。 中共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四节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精髓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中国过去“学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利弊。 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两个凡事”不是马克思主义。 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达到实事求是。 在摸索中“求是”,在试验中创新。 从实践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三、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五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基本保证。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关系。 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根本任务和目标。 “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意义。
第六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一、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品质。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 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深入学习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节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点,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提出党在目前历史阶段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本质上是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围绕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在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和平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等诸多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国际政治的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的定义。 国际政治的基本内容。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含义及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三个层次关系。国际政治的总体体系及其特点。 国际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现代国际法体系所确立的基本准则。
二、 国际政治的研究方法
国际政治学是新兴综合学科,其研究有多种方法。
三、 国际政治的历史发展
国际政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国家间交往的发展而发展的。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现代国际政治。 现代国际政治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国际政治理论
一、 西方国际政治理论
理想主义学派及其特征。 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特征。 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基本特征。 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及代表人物。 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近年来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一、 国际体系及其形成
国际体系的含义。 国际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标志。
二、 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 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国际体系的整体性。 国际体系的相互联系性。 国际体系的不平等性。
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类型及其特征
一、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类型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构成。 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
二、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征
国际政治格局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国际政治格局同世界经济格局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国际政治格局同国际秩序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国际政治格局演进过程中的过渡性特征。
第三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进
一、 二战以前的国际政治格局
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时期。
二、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两大阵营尖锐对峙时期(战后初期至 50 年代)。 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和重新组合时期(60 年代)。 两极多元下的相互制约时期(70 年代至 80 年代)。
三、 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
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重新组合和结构调整。 各种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系更加复杂多样。 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依旧存在。
四、 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在减弱“极化”世界的趋势。 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区域化的趋势将有所加强,区域化的区域界限将进一步扩展。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
第一节 民 族 国 家
一、 民族国家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
民族国家的含义。 作为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民族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 当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类型。
二、 民族国家是国际政治基本行为主体
民族国家成为国际政治基本行为主体的原因。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
一、 国家主权的含义
国家主权的定义。 国家对内主权的含义及其特点。 国家对外主权及其特点。 国家对内主权与对外主权的关系。
二、 国家主权观念的发展
国家主权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民族国家的意义。
三、 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国家主权面临的两方面挑战。
第三节 国 家 利 益
一、 国家利益的含义
国家利益的含义。 国家根本利益的内容和要素。 国家根本利益的意义。
二、 国家利益的复合两重性
国家利益的阶级性与民族性及其相互关系。 国家利益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动因。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 国家利益的变化引起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变化。
四、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的含义。 国际合作的特点。 国际合作发展的新趋势。
五、 国际冲突
国际冲突的含义及特点。 当前国际冲突的具体特点。 国际冲突的类型。 国际冲突的结构性因素。 国际冲突管理的含义。 国际冲突不同阶段的不同处理策略和方法。 国际危机管理的两种基本方式。
第四节 综 合 国 力
一、 综合国力的含义和构成
综合国力的含义。 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物质力量及其构成要素;精神力量及其构成要素。 构成综合国力各要素的层次性。
二、 综合国力的评估与比较分析
综合国力的测试模式:克莱因公式;富克斯的强国公式;综合国力的动态方程及其他测试模式。 对这些模式的评价。 综合国力比较研究应予考虑的因素。
三、 综合国力对国家和国际政治的意义
综合国力提供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要求的基础和手段。 综合国力对比态势决定国际政治格局。
第四章 国际政治中的非国家行为主体
第一节 国 际 组 织
一、 国际组织的含义及其特征
国际组织的含义。 国际组织的基本特征。
二、 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维护和平,防止战争。 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解决全球性问题。 促进社会进步和保障人权。
三、 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条件。 当今国际组织的特点。
四、 国际组织的类型
依据国际组织的宗旨和职能划分的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依据国际组织的地域特点划分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依据国际组织的构成划分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五、 联合国
联合国建立的经过。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联合国会员国。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
第二节 跨 国 公 司
一、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二、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关系主要角色原因。 跨国公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章 外 交 政 策
第一节 外交与外交政策
一、 外交的含义
外交的含义及其特点。 当今外交的时代特点。 外交的类型与方式。 外交关系的基本形式。
二、 外交政策及其结构
外交政策的含义及其特点。 制定外交政策应予考虑的因素。
第二节 外 交 决 策
一、 外交决策的形成
外交决策的含义及其特点。 外交决策的原则。 外交决策的制约环境。 影响外交决策的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当代外交决策的新特点。 外交决策的类型:常规决策和危机决策。
二、 外交决策的优化
外交决策优化的含义。 外交决策优化的决策系统:信息子系统的含义和功能;智囊子系统的含义和组织形式;决策子系统的构成与职能。 外交决策优化的运行原则。
三、 外交决策的效能
外交决策效能的含义。 实现外交决策最佳效能的注意因素。 外交政策实施的基本手段。
第六章 国际政治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国际政治
一、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国际政治中的自然环境的构成因素。 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构成的影响。
二、 自然环境因素对国家对外行为和政策的影响地理因素的影响。 人口状况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影响。
三、 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各国实力对比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国家行为能力和国家利益的影响。 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四、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和原因。
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国际政治
一、 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南北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突出。 经济因素在当今国际战略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深入发展给当代国际政治带来诸多新问题。
二、 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基础和保障
经济实力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三、 经济手段是实现国际政治目的的主要方式
经济手段可以使国家扩大和加强自己的势力范围。 经济手段可以削弱和限制对手的发展。
四、 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国际经济是国际政治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国际政治对国际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
一、 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内容
二、 科技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科技影响综合国力:科技直接影响国家实力。 科技因素影响自然资源在国力构成中的地位。 科技因素影响国家军事实力。 科技因素对
综合国力中的精神因素的影响。
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现代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更加复杂化。
科技革命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国际政治的全球化。
三、 科技竞争是当今国际政治的新领域第四节 文化因素与国际政治
一、 文化因素日益参与国际政治
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影响综合国力;影响国家间的政治联系;文化差异和矛盾导致国际冲突。
二、 宗教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宗教影响国际政治的原因。 宗教对国际关系的阻碍作用:宗教冲突造成部分国家落后;宗教矛盾和冲突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极端宗教主义势力导致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
三、 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意识形态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 意识形态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手段。
第五节 相互依存的发展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
一、 相互依存与国际一体化的发展
相互依存的含义。 相互依存时代国际政治的新特点。 国际一体化的含义。 国际一体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 全球问题的出现与发展
全球问题的含义和特征。 当前全球问题的内容。 全球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的提出及其依据。 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