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考研网

www.zzkao.com

400-860-3166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第二版)

在职硕士考研网

时间:2024-01-29 11:52:1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目录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篇中国哲学史……………………………………………………10

第三篇西方哲学史……………………………………………………20

第四篇科学哲学………………………………………………………30

第五篇伦理学…………………………………………………………39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凝结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1.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2.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思想的吸收

3.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二)新世界观的形成过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2.新世界观产生的历史界碑。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解决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1.以实践观为核心的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2.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和开放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实践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1.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2.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1.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第二章实践,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辩证发展规律

第一节人的实践活动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科学的实践观及其理论意义

(一)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4.实践的运行机制及其基本环节

(二)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

2.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对世界本质的哲学探索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

2.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

(二)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的本质

2.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联系与区别

3.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辩证发展观及其基本规律

一、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及其特点

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和两点论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3.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现象与本质

(二)内容与形式

(三)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原因与结果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三章认识,真理与价值

第一节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作用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一)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反映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

(二)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

1.主体系统、客体系统和中介系统

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一、认识的辩证特性

(一)认识的辩证途径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2.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真理及其检验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辩证的思维方法与思维方式

(一)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辩证思维的本质和基本方法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二)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及其构成要素

2.思维方式的功能

三、真理与价值

(一)价值与价值评价

1.价值及其特点

2.价值评价

(二)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1.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2.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统一

第四章社会结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一节社会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社会生活的本质与物质前提

(一)社会与自然的联系与区别

1.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规律的特点

3.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二)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条件

1.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发展史奥秘的钥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自然环境、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社会经济结构

1.生产力的构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构成。经济关系与阶级结构

(二)社会政治结构

1.政治上层建筑。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2.国体和政体

(三)社会意识结构

1.社会意识的构成与本质

2.社会意识的具体形式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动力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

1.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2.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与直接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分析方法

3.社会改革与社会发展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与全球问题

(三)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

2.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3.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节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一)人的本质

1.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2.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

(二)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2.人的价值的实现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人的自由与发展

1.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2.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

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和标准

2.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3.人类由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的飞跃

第二篇中国哲学史

第一章哲学传承

第一节儒家哲学

一、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兴起

(一)儒家的概念

(二)孔子的仁学

1仁的基本含义

2仁与礼的关系

二、先秦儒家的其他代表及其思想

(一)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分化

(二)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1孟子及其哲学

2儒墨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对立

3荀子及其哲学

(三)《周易》与易学

三、董仲舒与汉代经学

(一)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

(二)儒学统治地位的初步确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经学的神学化

四、宋明新儒学的兴起

(一)新儒学的概念

1新儒学的“新”意

2儒家道统说的缘起与修正

(二)新儒学的概貌

1理学与非理学

2北宋五子与濂洛关闽

3理学的主流派与非主流派

(三)理学的主要理论形态及其派别

1理本论———程朱道学(理学)派

2心本论———陆王心学派

3气本论———张王气学派

五、明末至清中叶对理学的总结批判

(一)“实学”的兴起

(二)明清实学的概念与价值

(三)颜元哲学的特色

(四)戴震对理学的批判

第二节道家哲学

一、老子与道家学派的兴起

(一)道家的概念

(二)老子与《老子》

(三)老子的思想

1无为与有为

2道生万物与“反者道之动”

3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二、庄子及其哲学

(一)庄子与《庄子》

(二)庄子哲学的特点

1“齐物”论与“逍遥游”

2“老庄”之学的发展

三、道家与道教

(一)道家向道教的演变

(二)道家、道教与儒家的关系

第三节魏晋玄学

一、玄学的创立

(一)玄学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儒道兼综”与玄学的主题

二、玄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和基本内容

(一)主要发展阶段和派别

(二)名教与自然之辨

三、玄学的消解

(一)玄学的困境

(二)玄学让位于佛学

第四节隋唐佛学

一、中国佛教的形成

(一)佛教的传入与鼎盛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观点

1四谛

2三法印

二、隋唐佛教的主要宗派和基本观点

(一)主要宗派

(二)基本观点

1三谛圆融

2万法唯识

3法界缘起与四法界

4顿悟成佛

三、佛教与儒、道的融合

(一)儒释道三教合一(二)三教合一的理论归属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天人之际

第一节天人之际的基本范畴和命题

一、天人之际的基本范畴

(一)天人范畴的产生

(二)“天”范畴的多样性含义

1自然之天

2主宰之天

3本体之天

4至善境界

二、天人之际的基本命题

(一)天人合一(二)天人有分

(三)科学地概括和评价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天人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理论

(一)殷周天命论的缘起与敬天怨天思想

(二)孔子天人观的矛盾

(三)孟子的天人合一(四)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

二、汉代的天人理论

(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二)王充的天道自然

1天体与元气

2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

三、唐代天人观的发展

(一)柳宗元的天与人“不相预”

(二)刘禹锡的天与人“交相胜”

1“阴骘之说”与“自然之说”的对立

2天与人交相胜

3天人交相胜的社会条件和理论根源

四、宋明理学的天人理论

(一)“性与天道”问题与心性之天

(二)理学主要派别的天人观

1道学派的天人观

2心学派的天人观

3气学派的天人观

五、近代哲学的天人观

(一)近代哲学天人观向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转型

(二)近代哲学天人观的主要观点

1“天予人权”说

2“天演”说

3“人类”原则与“人事胜天”

第三章本末体用

第一节本末体用问题的缘起

一、本末体用范畴的形成

(一)本末范畴的提出

(二)体用范畴的提出

二、本末体用与其他同类型范畴

(一)本末体用与道器“上下”

(二)本末体用与有无

第二节本末体用范畴的成熟

一、魏晋玄学的本末体用之辨

(一)玄学的“玄之又玄”

(二)王弼的本末体用观

二、唐代儒释道三家对道器体用的规定

(一)本末体用向道器体用的概念转换

(二)儒家关于道器体用的基本观点

(三)佛教哲学的体用观

1法藏的体用圆融

2惠能的体用不二

(四)道教哲学的体用观

(五)体用相即不离与三教

第三节道器体用问题的深化

一、宋元明清时期的体用观

(一)“本体”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二)理学的理气、道器之辨

(三)王夫之的“天下唯器”说

(四)戴震对道器上下的重新解释

二、近代哲学的体用观

(一)中体西用与严复对此的批评

(二)近代新型的器体道用观

1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说

2孙中山的物质为体,精神为用

第四章心性之辨

第一节心性论的缘起

一、心性理论的发端

(一)心性范畴的提出

(二)心性范畴的多样性含义

1心性概念的界定

2心性同一的逻辑起点———尽心知性知天

二、人性善恶的思辨

(一)孟子以前中国哲学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二)性善论的提出

1孟子对三派观点的总结

2性善论对善恶现实的解释

(三)性恶论的提出

1性恶与性善的对立

2性恶论对人性的解释。性善与性恶的相容性

3性恶论的矛盾

4人性“自为”对性恶论的发展

第二节心性本体论的基本形态

一、心性与本体

(一)识心见性

1识心见性的含义

2性空与性有

(二)心性天合一

(三)心统性情

二、心性理的融通

(一)心即理与性即理的提出

(二)心即理的不同含义

1朱熹的心即理

2陆九渊的心即理

3王守仁的心理为一及其对朱熹的批评

(三)心即理与性即理的沟通

第三节人性善恶观的发展与深化

一、性三品与性善情恶

(一)性三品及其对善恶矛盾的解决

1董仲舒的性三品

2王充的性三品

3韩愈的性(情)三品

(二)李翱的性善情恶

二、性善、本静与性本情用

(一)性善与三教的调和

(二)王安石的性本情用

三、天命气质与天理人欲

(一)天命与气质

1张载的“变化气质”说

2二程的本原之性与生之谓性

3朱熹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规范和总结

4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

5颜元的形性俱是天命

(二)天理与人欲

1天理人欲的概念

2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存理灭欲

3天理与人欲的统一———存理于欲

(三)性(情)无善恶

1古代社会的性无善恶

2近代社会的性无善恶

第五章知行互动

第一节知行难易说

一、知易行难

(一)知、行范畴和知易行难命题的提出

(二)知易行难与知先行后

二、知行两难与先难后易

(一)知行两难对知易行难的修正

(二)知行先难后易

三、知难行易

(一)知难行易的提出

(二)知难行易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知行先后说

一、知先行后

(一)知先行后的提出

(二)二程对知先行后的基本规定

(三)知先行后的相对性

1朱熹对知先行后的限制和修正

2知行相须对知先行后的修正

二、知行合一(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二)知行合一的含义

三、行先知后

(一)行先知后的提出和阐发

(二)行先知后的相对性与知行互动

(三)知行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知行的统一

1不知而行

2行而后知

3知而后行

第三节知行轻重说

一、知先行后与重行

(一)行的绝对性与知的相对性

(二)行对知的意义和作用

1行是对知的检验和认识活动的完成

2行是知的落实和行要“硬做”

二、知行互发与重行

(一)“知”的层次与知行互发

(二)“真知”出于行与知行兼举

三、行先知后与重行

(一)行是知的目的和来源

1知以行为功

2行可兼知出知

(二)知识全出于习行

1知识学问须是身上行出

2习行方能实用

四、重行主义与知行的统一

第三篇西方哲学史

第一章古代哲学

第一节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一、伊奥尼亚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1泰勒斯

2阿那克西曼德

3阿那克西美尼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1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2万物根据逻各斯而生成

3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4自然惯于掩盖自己

二、南意大利哲学

(一)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数目哲学

1数是万物的本原

2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3灵魂学说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1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2论存在

3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

三、多元论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1“四根”与“友爱”、“争吵”

2同类相知与流射说

3灵魂轮回说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

1无限的“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2自主的理智是运动的原因

3异类相知说

(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原子与虚空

2认识论

3伦理思想

第二节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一、智者的启蒙

(一)普罗泰戈拉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二)高尔吉亚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一)认识你自己

(二)德性即知识

(三)“是什么”的问题

(四)助产术

三、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理念

(二)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

1“日喻”

2“线喻”

3“洞喻”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1回忆说

2灵魂转向说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

(五)通种论

四、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

(一)科学分类

(二)原因论

1四因说

2形式与质料

3潜能与现实

(三)存在论

(四)实体论

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

一、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亚学派

(一)伊壁鸠鲁主义

(二)斯多亚学派

1早期斯多亚学派

2晚期斯多亚学派

二、怀疑主义

(一)毕洛主义

(二)晚期罗马怀疑主义

1爱那西德穆的十种论证

2阿格里帕的五种论式

三、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章中古哲学

第一节基督教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基督教的产生

二、基督教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基督教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

一、教父哲学

二、经院哲学

(一)唯实论与唯名论

(二)托马斯·阿奎那与经院哲学的繁荣

1哲学与神学

2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3温和的唯实论

(三)唯名论的复兴与经院哲学的解体

第三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

(二)人文主义

二、宗教改革

(一)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二)加尔文的“先定”说

第三章近代哲学的起源

第一节近代哲学的精神

一、近代哲学的历史背景

(一)世界的发现

(二)人的发现

(三)科学的发现

二、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三、近代哲学的精神

第二节唯理论的发展

一、笛卡尔

(一)方法论与认识论

1方法论原则

2理性演绎法

3天赋观念论

4怀疑方法

(二)形而上学

1我思故我在

2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3关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证明

二、斯宾诺莎

(一)实体学说

1实体

2属性

3样式

(二)认识论

1知识分类

2真观念

(三)伦理学

1情感与理性

2至善

3自由

三、莱布尼茨

(一)单子论

1单子的特性

2单子的等级

3连续性原则

4预定的和谐

(二)认识论

1对经验论的批判

2天赋观念论

3两种真理

第三节经验论的演变

一、洛克

(一)白板说

(二)经验

(三)观念

1简单观念

2两种性质的观念

3复杂观念

(四)知识

1观念之间的关系

2知识的等级

3知识的实在性

4人类知识的范围

二、巴克莱

(一)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1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2存在就是被感知

3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

(二)物是观念的集合

1批判洛克

2物是观念的集合

3物质是虚无

(三)科学与宗教

三、休谟

(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二)温和的怀疑论

(三)因果观

1两种知识

2因果知识的来源

3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第四章法国启蒙运动

第一节社会政治学说

一、孟德斯鸠

(一)法的精神

(二)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

(三)权力分立与政治自由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伏尔泰

(一)经验论

(二)自然神论

(三)社会政治思想

三、卢梭

(一)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二)社会契约论

四、爱尔维修

(一)肉体的感受性

(二)利益论

(三)环境与意见

第二节机械唯物主义

一、拉美特利

(一)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二)人是机器

(三)无神论思想

二、狄德罗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二)观察、思考和实验

三、霍尔巴赫

(一)自然的整体性和必然性

(二)对宗教的批判

第五章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康德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一)康德的问题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三)先天综合判断

(四)批判哲学

二、理论理性

(一)空间与时间

(二)知性为自然立法

1范畴

2先验演绎

3知性为自然立法

(三)形而上学批判

1理念

2先验幻相

3二律背反

三、实践理性

(一)自由即自律

(二)定言命令

(三)实践理性的公设

四、判断力

(一)判断力

(二)美学

(三)目的论

第二节费希特与谢林

一、费希特

(一)对康德的批判

(二)绝对自我

(三)知识学

二、谢林

(一)对费希特的批判

(二)同一哲学

1自然哲学

2先验哲学

3艺术哲学

第三节黑格尔

一、实体即主体

(一)实体即主体

(二)思想的客观性

(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二、逻辑、自然和精神

(一)《精神现象学》

(二)《逻辑学》

1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2阴影的王国

3世界的逻辑结构

(三)《哲学全书》

三、辩证法

(一)方法问题

(二)辩证的否定

(三)哲学的圆圈

第四篇科学哲学

第一章科学与哲学

第一节从自然哲学到科学哲学

一、科学哲学的由来与定位

(一)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及其缺陷

1.黑格尔思辨的自然哲学

2.黑格尔自然哲学的缺陷

(二)从老实证主义到新实证主义

1.孔德的实证科学哲学

2.穆勒的全归纳主义

3.实证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三)新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困境

1.新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

2.新实证主义的困境

3.对经验论教条的抨击

二、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在古代,自然哲学既是当时的哲学,也是当时的科学

(二)实证科学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人类知识活动的主角,最终形成与哲学不同的学科门类

(三)科学能否抛弃哲学的思辨方法

(四)正确看待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三、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1.实证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基本特征

2.可检验性的意义

3.可检验性与理论思维

(二)哲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1.哲学认识方法的基本特征

2.哲学思辨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3.科学与哲学的新关系

第二节科学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一、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

(一)预设主义

1.预设主义的基本特点

2.科学合理性标准

(二)相对主义

1.预设主义的局限

2.逻辑的静态分析与历史的动态分析

(三)预设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互补性

二、程式化的努力

(一)程式化的理想目标

(二)程式化努力的里程碑

1.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方法论

2.弗朗西斯·培根对科学方法论的贡献

3.现代归纳主义观点

4.电子计算机与思维程式化的可能

三、摆脱固定方法程式的束缚

(一)有关方法的程式化努力,不应当限制人类认识的无限可能性

(二)具有创造个性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往往表现出各种相互对立的特征

(三)科学发现并无一定之规,常常要另辟蹊径

第二章科学的逻辑结构

第一节科学事实与归纳

一、科学事实与科学规律

(一)事实问题

(二)客观事实与科学事实

1.本体论意义上的事实

2.认识论意义上的事实

3.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关系

(三)科学规律

1.必然规律

2.统计规律

二、归纳问题及其意义

(一)关于归纳方法的争论

(二)归纳问题及其实质

(三)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的关系

三、科学归纳法和统计方法

(一)科学归纳法

(二)统计方法

1.大数现象

2.大数现象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二节科学假说与理论结构

一、作为理论方案的假说

(一)科学假说

1.科学假说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

2.狭义的假说和广义的假说

(二)判别科学假说是否转化为科学理论的条件

二、科学理论的功能

(一)科学理论

1.逻辑简单性

2.内在无矛盾性和完备性

3.可检验性

(二)科学的解释功能

1.科学解释的意义

2.科学解释的类型

(三)科学的预见功能

三、科学知识的逻辑模型

(一)假说—演绎方法形成的历史

1.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程序

2.罗吉尔·培根的归纳—演绎图式

3.假说—演绎模型的确立

(二)假说—演绎模型的发展

1.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2.波普的演绎模型

第三章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一节实验方法的意义和作用

一、实验方法的认识论意义

(一)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

1.实验方法是证明和发展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2.理论改进与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实验及其结果

(二)实验是近现代科学最伟大的传统

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一)科学观察

1.观察与科学观察

2.主体在观察中的能动作用

3.观察方法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观察的局限性

(二)科学实验

1.科学实验与观测

2.模型实验

3.观察与实验的关系

三、科学实验的一般作用

(一)科学实验的基本作用

1.提供某种事实材料以加强或者反驳某一假说

2.提供新鲜的事实材料,它们构成新假说或新理论的经验基础

(二)科学实验的相对性

1.不能把任何具体的实验结果偶像化

2.实验证明本身的相对性

第二节科学实验的结构和特点

一、科学仪器与测量问题

(一)科学仪器是人类感官的延长

1.感官的局限性与人类的认识能力

2.科学仪器的作用

(二)测量的地位

1.测量的目标与测量结果中的常数

2.测量是定性和定量的统一

(三)测量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测量为运用数学概念和技术去研究自然提供了必要条件

2.测量精炼了科学结构

3.测量作为一种说明具有简洁性、准确性、普遍性和不变性

(四)测量的哲学意义

1.测量与计量技术

2.测量问题对认识论提出的重大挑战

二、科学实验的主客体结构

(一)实验活动的结构

(二)实验活动的主观方面

1.对现象作实验研究的前提是对现象作理性分析

2.实验活动的主观方面所包括的内容

(三)实验活动的客观方面

1.为什么把实验手段和研究对象统一在认识论的客体范畴中

2.为什么把认识论的客体分为实验研究的客体和实验研究的手段两部分

三、科学实验的特点

(一)简化、纯化以至强化自然过程

(二)通过各种形式实行模型化原则

(三)必须具备可重复性

第三节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一、可观察性与两类规律

(一)可观察的意义

1.“可观察”的说法在现代科学中的含义

2.“可观察”的现象与“不可观察”的现象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

(二)经验规律与可观察性

(三)理论规律与不可观察性

二、理论规律的预言能力

(一)理论规律的获得途径与验证路径

1.理论规律不是作为经验或事实的概括而被陈述出来的

2.理论规律可以解释已经形成的经验规律,并且可以导出新的经验规律

(二)理论规律构造的普适性及其预言能力

1.创立新理论的最高价值在于它对新经验规律的预言性

2.理论提出新规律的能力越大,它的预言能力就越强

三、从理论规律导出新的经验规律

(一)理论规律通过什么方式导出经验规律

1.提出一种将理论词语与可观察词语联结起来的规则集合

2.数学实体与物理学理论体系的联系与差异

(二)运用对应规则从理论规律导出经验规律的特点

1.开放性

2.无终结性

(三)运用对应规则把理论词语转化演绎为可观察词语

第四章科学发现的逻辑

第一节辩护与发现

一、证明的逻辑与对发现的关注

(一)知识的经验论证问题

1.辩护的任务

2.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的辩护原则

(二)对发现逻辑的关注

1.N.汉森对“发现的模式”的研究

2.把科学探索活动看作逆推过程

二、科学中的创造性

(一)创造性

1.由问题激发的创造过程

2.在突破和复制之间达到最有利的平衡

(二)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

1.发散性思维

2.收敛性思维

3.必要的张力

(三)传统与创新的互补

三、从言传到意会

(一)言传知识与意会知识

1.两类知识

2.意会知识的特点和意义

(二)知道是何和知道如何

1.知道是何和知道如何的意义

2.知道是何与知道如何的关系

(三)猜测、假设的或然性和理论的可接受性

1.发现与辩护间的真正区别

2.发现与辩护之间没有一道鸿沟

第二节直觉思维

一、逻辑与直觉

(一)意识活动与下意识活动

(二)直觉思维

1.直觉和灵感

2.直觉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的重要特征

3.产生直觉思维的主客观条件

4.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科学理论的创造和发展中互为补充

二、灵感的激发

(一)自觉地激发灵感

1.分析灵感的意义

2.灵感与艰苦劳动

3.灵感产生的前提条件

4.如何激发与抓住灵感

(二)科学美感的启迪

1.真、善、美目标的一致性

2.特殊的科学美感是科学创造性的标志

3.美学标准与经验标准、逻辑标准

4.培养对科学美的敏锐感受能力

三、机遇及其利用

(一)机遇

1.机遇是蕴含着转化为必然条件的偶然

2.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二)有意识地利用机遇

1.主动增加机遇的出现率

2.注意线索,保持对意外事物的警觉性

3.善于解释线索

4.具有坚持的胆识

第五篇伦理学

第一章伦理学的学科及其外部关联

第一节伦理概念与伦理学学科

一、伦理学的对象

二、伦理学学科的发展

三、伦理学学科的内部划分

(一)描述伦理学

(二)规范伦理学

(三)元伦理学

(四)应用伦理学

第二节伦理学的外部关联

一、道德与法律

二、道德与政治

三、道德与宗教

四、道德与心理

第二章道德及道德规范

第一节道德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道德的客观多样性及其相对性

二、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三、如何界说“道德”

第二节道德规范概说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

(一)规范的普遍性

(二)道德规范的特殊性

(三)道德规范的主客观统一性

二、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

(一)约定俗成性道德规范

(二)理性加工的道德规范

三、道德规范的他律性与自律性

(一)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二)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的依据

1社会存在与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2理解为社会理性的他律性

(三)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

1道德规范的导向性

2导向功能的内在依据

(四)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1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个体发生过程

2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历史发生过程

3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向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里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

(二)公共领域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2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三、五个基本规范

(一)爱祖国

(二)爱人民

(三)爱劳动

(四)爱科学

(五)爱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一)社会主义的功利原则

(二)诚信原则

(三)公平原则

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三章道德义务与道德良心

第一节道德义务

一、道德义务的分类

二、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第二节道德良心

一、良心的形成

(一)解释良心起源的不同学说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发展及良心的形成

二、良心的内涵

三、良心的功能

第四章道德行为

第一节道德行为概说

一、行为与躯体活动的区别

二、道德行为的基本内容

三、道德行为的特征

四、道德行为的内在区分

第二节道德行为的机制

一、道德行为诸要素的关系

(一)道德行为是意识行为

(二)道德意识中诸要素

1欲望与需要

2动机

3目的

4情感

5意志

二、道德行为过程

(一)自觉选择与责任

(二)行为选择中的动机与效果

(三)行为选择中的目的与手段

(四)行为选择中的理智与情感

(五)行为是内外因素的综合

三、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一)理智的作用

(二)知与行

1“知”的两种涵义

2应当之知与行为

四、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辩证关系

(三)基本的道德品质要求

第五章道德选择

第一节道德选择的机制

一、选择与道德选择

(一)选择

(二)道德选择

二、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

(一)认识在选择中的作用

(二)情绪、情感与意志的作用

三、道德选择的社会制约性

(一)道德选择与社会结构

(二)道德选择与道德冲突

1道德主体的内在冲突的特征

2主体内道德冲突的形式

3同一价值体系内的道德冲突

4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道德冲突

第二节道德选择的自由

一、绝对自由论和机械决定论辨析

(一)绝对自由论

1绝对自由论观点

2绝对自由论辨析

(二)机械决定论

1机械决定论观点

2机械决定论辨析

二、道德选择与社会自由

三、道德选择与意志自由

(一)意志自由的定义

(二)意志自由的特性

(三)意志自由与道德生活

第三节道德选择的责任及其实现

一、道德选择的责任

(一)选择与责任

(二)社会历史条件与选择责任

二、道德选择的尺度

(一)道德选择尺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道德选择尺度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三、道德选择的规定性

(一)自主

(二)自决

(三)自控

第六章道德评价

第一节道德评价的形式与作用

一、道德评价

二、道德评价的形式

(一)道德的社会评价

(二)道德的自我评价

(三)道德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第二节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善与恶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一)善恶概念

(二)善恶标准的绝对性

(三)善恶标准的相对性

二、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

(一)历史合理性和道德合理性的概念

(二)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关系

第三节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对动机论与效果论的历史考察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对立

(一)康德的动机论

(二)对康德动机论的评价

(三)功利主义的效果论

(四)对功利主义效果论的评价

三、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观

(一)动机与效果的概念

(二)在实践基础上的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阅读全文
快速报名
提交

报考必读